close

愛自己,感覺很容易。
犒賞自己好吃的美食?休假旅遊?或者名牌的東西。
但這本書不是在講這個。
他從呼吸的觀點,一步步走進心靈深處的自己,進而探討許多疾病的源頭。
只有治癒了心靈的自己,懂得愛自己,人生跟身體才會跟著改變。

就如他文章中提到的:這是一本發現內在受傷的小孩與愛自己的療癒書。
在翻看他的文章時,發現自己就是跟他很像的東方女性。
從小就被要求壓抑自己的感覺與需要,要當個好女孩,好女人,完全無私地為家庭為小孩為他人付出。
把別人的需求感受擺在自己的前面,完全壓抑自己的感受。
就因為刻意的忽視跟忽略心底真正的自己,所以也讓身體累積許多負面能量,甚至一些打不開的心結。
這時候疾病也會跟著這些負面能量,與刻意被忽視的自己感受而出現。

裡面有則小故事印象深刻:
『有一位非常有愛心的媽媽,付出所有的愛與心力給身邊所有的人,卻從來沒想過自己。只是無私的給,甚至超過自己的身體負荷與能力。在生命最後的十年裡,他生了重病,只能一動不動躺在床上,所有事情都需要人家服侍。等他過世之後,他的家人憤怒地跟上帝抱怨怎麼可以如此對待他那善良有愛心的母親?上帝回答說:你的母親一輩子付出,卻從沒學會接納。所以最後那十年的生命,要讓他學習接納。』
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付出之餘也要學習去接納,接納別人對我們的好,還有自己對自己的好。

最近在上學校的成長課程的時候,跟這本書作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都是藉著回想過去生命中重要的癥結及轉捩點,轉變自己,讓過去的我走出來。
雖然我希望自己可以多愛自己,卻還是沒有找到癥結所在。
因此雖然面臨癌症,在治療那段時間,我覺得我不夠愛自己,我只是想讓家人肯定我的堅強與獨立。
我沒有給自己及家人機會去對我好,現在想想還是覺得自己就是太硬撐!
而這樣的個性源頭,就是因為不想讓人覺得我很軟弱,很依賴。
其實我內心的自己也是希望家人可以陪我,我也可以大聲地表達不舒服,可以大方地跟孩子說媽媽需要休息...。
看這本書,讓我重新檢視『愛自己』這件事。

我真的不夠愛自己,因為我沒聽到內心自己的聲音。
幸好還來得及讓我看到這本書,也讓我接觸到學校的課程。
愛自己,也學著接受愛,是很重要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上作者的部落格,裡面有幾篇文章是書裡的。
希望大家都能走出心裡的陰影,多愛自己。

作者的部落格:http://breathofchange.com/chinese.articles.html

博客來書籍介紹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2214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