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學校提供的三篇小短文,在講電視媒體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這三篇短文的內容都摘錄自『邁向健康的教育』這本書。
『電視媒體會促使急躁不安而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出現』
看完電視後會產生一些不自然的不安反應,就像在盯著電視時會不自然的安靜行為一般。
最重要的是這與播放的內容無關(不管它是殘忍、愚蠢或有意義的),而是這種被迫一動也不動地坐在螢光幕前的姿勢,導致兒童看完電視後的一段時間內會無聊不安,不知該做什麼才好,而且還會有攻擊的傾向。
『電視媒體為何會長期損害孩子神經系統及感官發展』
當人們看電視時,眼睛一動也不動地盯著螢光幕,但畫面是跳動的。
孩子被螢幕上一波波一閃而過的視覺畫面所吸引,以典型獨特僵硬的姿勢呆坐在電視前。
動也不動的眼睛肌肉群影響著整個肌肉組織,這不是正常的視覺過程。
因為一般人在看東西時,眼睛的肌肉群在所看到的對象上『移動』,變化非常之大。
此外所看到的事物與事實的比例以及色彩不吻合,實際的立體空間投射在電視平面上。
只有兩種感官互有溝通:眼睛與耳朵,其他感官幾乎沒受到刺激,從而促成這些感官彼此作用的不協調。
若以圖想的方式來描述這種現象,應該說:整個身體像是『上了石膏』一般,所以看電視是不符合生理的視覺過程與不協調的感官活動。
『電視媒體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被動吸收』
螢光幕上所接收的印象在腦中被吸收的過程,與一般視覺主動接收過程不同。
主動接受過程中,眼睛不停地轉動觀察,同時也會用全部感官來感受色彩的變化與實際觀察的對象。
螢光幕所傳輸的資訊洪流遠遠超過兒童接受以及自主消化的能力。
他們這裡接受一些、那裡接受一些訊息,但也常常無法理解這些感受到的圖像與接受的話語之間有任何關聯。
腦接受刺激而引發片段與聯想的思維,這些思維過程一定會影響還在發育中的細微腦神經連結系統。
這意味著,腦慢慢地會發展這類思維方式的一個工具。如此一來腦就缺乏所需的準備,用來發展具有原創性或自我創造能力的思想。
- Jul 09 Thu 2009 12:01
『好文分享』電視媒體對孩子的影響。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