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有了孩子,不再是兩個人,對於『成家』的感覺就越來越強烈。
本來因為老公工作的性質,我們可能會隨著他的工作地點搬遷。
所以等我生下小夏,我們就選擇租屋的方式。
我們租的是十幾年歷史的大樓,三房兩廳,還有一個大陽台,大概30坪左右。
就因為抱著隨時遷徙的心理,我們沒有家具。所有的家具都是房東附的。

這不是我們第一次租房子,在台北的時候兩個人就擠四坪大的套房。
那時候房東也是連家具家電一起租,不過那是舊公寓改成分租套房。
那陣子常常聽到舊公寓的公寓之狼出沒,因此每次下班我爬樓梯上樓就變的膽戰心驚。
就因為這樣我們搬遷回南部之後,就希望找有管理的電梯大樓。
沒想到管理員因為太清楚住戶的狀況,知道我們的房東是台北人根本不會來看屋。
結果就私底下將屋主的車位承租給其他住戶。
非常過份的是當我們承租之後,對方還不肯移車,直說他有繳錢給管理員!
後來我們請屋主及仲介處理才要回我們承租的車位。管理員後來也被管委會換掉了!

我們當持承租的屋主也很怪?怎麼會花一坪16萬買當時非常偏僻的電梯大樓呢?
而且很怪的是他從來不出面,全部託付仲介簽約、收租金跟維修等。
在這裡我就得提醒連家具家電承租的朋友,一定要在打租屋契約的時候註明家具跟家電的狀況。
最好能拍照存證,甚至請仲介當證人。這樣可以避免到時候維修或損害的責任歸屬糾紛。

住的區域離醫院市場公園都很近,所以走路散步都很方便。
不過樓下就經營髮廊,髮廊的排水系統不曉得為什麼都流經地下室。
結果就是蚊蟲很多,當時每天跟蚊子奮戰成了我家的功課。
除此之外就是住戶的素質問題。
住戶中有人拒繳管理費的,還有喜歡在電梯裡抽煙的,反應過很多次都沒有改善。
最痛苦的是傳統大樓的廁所通風管是相通的,偏偏就有人喜歡在廁所抽煙,真的是受夠了!
也因為通風口相通,某次大颱風還把廁所的天花板通風板給掀起來了。
就因為這些問題一直沒法改善,所以我們越來越想要找一個自己理想中的房子。

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想要一個家。
但是經過這些年來,我的心得是每個時期對房子的需求會不一樣。
兩個人的時候,只要考慮上班的交通方便,房租便宜,即使是小套房也可以接受。
等到結婚了,有考慮到孩子甚至親友偶爾來住,對房子的需求也會不一樣。
在大台北地區寸土寸金,加上現在大家生的少。所以挑高3米六以上的套房很受新婚夫妻或是小家庭的歡迎。
因為可以將原本一房一廳一衛的空間,分割成二房一廳一衛?甚至三房一廳一衛。這是寸土寸金下不得已的選擇。
出了台北城,二房以上的產品就很受新婚夫妻跟小家庭的歡迎。
尤其現在生育率下降,甚至不生的家庭很多。所以本來的主流三房產品,在最近這幾年也開始流行小豪宅的二房產品。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就會跑出換屋的需求。如果只生一個孩子,三房的產品還夠用。
不過要考慮的就是學區就學的問題,甚至補習才藝的方便性。這是第一階段因為孩子讀書而想換屋。
第二階段換屋,是因為孩子都長大讀大學了,甚至畢業工作了!空巢期階段。
這時候又回到兩人世界,根本不需要那麼大的空間。孩子漸漸有自己的空間跟世界,家變成他們偶爾回來的地方。
這個時期房間的需求降低,反而會有停車位或是其他的交通需求。
像我阿姨他們就面臨這個時期,本來為了學區買的五大房,現在覺得房間太多了!反而缺少的是停車位。
有時後在外地的孩子會開車回家,這就有停車需求。或者兩個人想要添購第三台車,因此停車位的需求就會產生。
像我們每次回南部也是會面臨停車的問題。
畢竟早期的透天或是店面根本沒有預留停車位。所以當重要節慶,車位都是一位難求,這樣也會影響回家的意願。
我有朋友在這個時期的換屋作法是買兩間相鄰的二房或是三房的產品。
保留兩個門牌號碼,在孩子大的時候不需要很多房間時,將另一間賣掉。
我是覺得等到老的走不動時候住在交通方便,飲食方便,又離醫院近的電梯管理大樓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家的需求,我覺得這是買房及看房前必須先問自己的功課。
我不是指裝潢或是擺設很漂亮的樣品屋。而是你買房子的需求跟出發點,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家?這樣才有個概念知道房子該從何看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