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算是期中才入學,所以有很多地方我們都還在摸索。
上個月中他帶回一本學習手冊。手冊裡面有很多東西,我覺得很精彩。
裡面也詳細陳述每樣課程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也認真地把他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不過內容真的很多,所以我把他分成二個部分。
有興趣一起瞭解華德福教育的,就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1.這學期的教師家長幼兒學習課程:
幼兒的部分,幾乎每個月都有慶典活動。三月的春生慶典、五月的母親節慶典、六月的端午節慶典、七月的畢業慶典、八月的七夕慶典。這些慶典可以讓家長自由參加。
家長的部分,包含每個月的家長會及讀書會。另外還有不定期的自我成長課程,像是父母成長班、手工蛋糕班、孩子成長班、濕水彩畫。
2.給家長的手冊:
是執行長給家長的話。包含生活適應、請假、繳費、教學、聯繫、放假、玩具跟慶生會。主要是跟學校有關的日常事項。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如果需要請假,園方希望家長陪著孩子打電話至學校請假,養成寶寶自我負責任的態度。也要寶寶不要帶私人物品到學校,以免引起孩子的紛爭。如果寶寶堅持要帶,請讓他帶到學校,老師會處理。老師的處理方式是要寶寶自己決定放在書包內或交給老師保管,回家再拿回去。
3.這學期行事曆&每天的課程表:
戶外自由遊戲時間→室內自由遊戲時間→早茶時間→晨頌(詩歌、律動、季節美語歌、中文歌)→戶外自由遊戲(潔淨日、數學遊戲、烹飪、美語)→故事時間→溫馨午餐、甜蜜午睡、養生茶→濕水彩畫、手工藝術、布偶戲、蜂蜜蠟捏塑,身體律動(念謠、手指律動)→溫馨下午茶時間→故事、團聚、晚頌、整理物品→戶外室內自由遊戲時間。
課表下面寫了課程安排的原因:依據自然的韻律來分配孩子的活動表。換言之是在『吸收接受和體驗』執行完成任務和設計創造之間,在吸氣與呼氣之間交替循環的韻律形成教育藝術,是想讓自己整日處於吸的課程,長時間地專注於記憶和思考活動,很快地會變得蒼白和疲倦,無法吸收課程。而孩子更是阿!相對著吸與呼,自然節奏也是人類的需要。
4.這學期的課程總表:按照月份及不同的課程種類列出所有的內容。
5.慶典說明:
列出四時節氣、活動內容、歌曲跟食物。六月的端午慶典主要活動內容是沐浴、長命縷、燃稻送百蟲、立夏飯跟縫香包。我看下面寫了一大篇園方重視慶典舉辦的原因,因為內容很多,所以我簡單列出。讓孩子體驗每一個節氣節慶的特殊時光,帶領他們去接觸記捷運率以及深層的生活奧秘,形成文化儲存在孩子內心成為力量。如果是在家中慶祝這些節日,不妨舉行適合家裡場合的特殊儀式,或者在念上一段詩文,唱歌,跳一段簡單的舞蹈,或者讓孩子幫忙準備特殊的請點餐餚。
6.晨頌:
晨頌主題以四季自然現象及人類生活與工作為主,內容分為念詩、韻律遊戲、唱歌、圍成圈圈以身體呈現主題表達之內涵。對七歲前孩子而言,環境型態『圓』是最適合的。圓既無始亦無終,圍成圈使保育者不論在何處都可和所有的孩子有直接的關係。圓溫柔的圍著孩子,有安定心靈的作用,每天早晨孩子從晨頌圓圈中展開一天,共同唱著季節的歌曲、詩句、舞蹈,在日復一日的重複與節奏中,孩子感知道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慶典的內在意涵。
7.行為故事:
孩子不應該被太多知識或技巧所驚嚇,世界對孩子而言仍是模糊的,因孩子自然意識未完全醒覺,以故事帶入讓孩子認識世界,柔和現實功利對意識的迫害,心靈則能自由接收圖像,情感想像同時也醞釀其中,孩子則能創造出自己的圖像思想。華德福教育重視為孩子『說』故事不用圖書、插圖、電視影像,以老師活生生的語言來敘述故事,同時也重視孩子『聽』故事,因為孩子會自由吸入與呼出故事圖像,而不會剝奪孩子的心靈想像奧秘。
8.美語:
『喜愛語言』是學習外語最重要的關鍵,語言是要被說的,人們正式學習母語之前已經會聽及說,因幼兒時期即透過他人說話和重複說,學會母語及理解意義,如果老師充滿熱情與溫暖,透過說在生活中與幼兒相處,並讓幼兒透過節氣輪動四時變化,學習季節、歌曲、詩句、故事、戲劇、律動,這就是活生生的語言學習,也學習到語言文化意涵。
9.布偶戲:
每個月有不同的故事。孩子有無限可能,布偶戲在寶寶成長過程裡,正好可以結合文學、美術、音樂、身體韻律的藝能統合課程,使寶寶在化情自在的玩戲過程中,滿足期望勝的活動,需要和創作發表欲往,進而培養主動學習精神,尋找個人存在價值,健全人格發展。
10.數學遊戲:
數學能力與精神性的發展有相當的關係。一個人可能會思索"量"的價值,例如:1,7,12的價值,而從問什麼是1瞭解宇宙運作的規則,瞭解空間以12,時間以7來運作。學習數學一方面發展邏輯思考,一方面將這些邏輯運用,一方面到現實世界的方法,想像的形式並不存在於自然界,而是存在觀念中。數學中確有永恆的真理,柏拉圖曾說:天阿!數學!他在理解數學的過程中,個人會感到他是宇宙的一部份。像海水的顏色會有不同的意見,但數學上只有一定答案2+2=4全世界都同意。有些也可以在解決問題中,或在思考運算幾何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藝術活動所產生的滿足。其中包含一種精神性的發現與熱忱。
6歲以前的幼兒應以故事型態教導算數。數數的練習則配合動活動來作~跑拍手,跳躍...等,數學以質與量並動的方式介紹給小朋友認識。數字教學須與實際事物作連結,這與教字母方法是相同的,第一個介紹步驟郵筒整到部分是先一個整理然後是分散的個體。這期中同樣具有精神發展意涵在其中,相加就蒐集,這就變得貪婪。去除,去減就是要從一個個體中與大家分享,就是慷慨的施予。
6歲的學童正在學習寫字,以肢體的律動作為學前的準備,跑直線,弧線,繞圈圈,畫八字形,這些對於數字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在律動方面孩子練習以肢體繞出三角形,正方形,螺旋形甚至五角形,因此從這些活動孩子得到一些幾何的基本概念,這些都是學習數學真正的元素與基礎。
- Jun 05 Thu 2008 11:35
『小夏上學』學期的學習手冊(一)。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