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體制外轉進體制內絕對會有一段很辛苦的時間。
而且當父母的得學著調整,學著去接受課業的沉重與落後追趕的壓力
要一下子全部跟上很不容易,要視孩子的資質與適應力。
通常光要適應新學校的運作與規則就須要大概一年的時間。還要再調整寫功課及面對學業的態度,絕對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所以親師溝通是常常需要的,得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也得讓老師了解孩子的狀況,甚至降低要求標準。(不過我知這這不容易,通常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很多,會覺得例外的孩子很麻煩,甚至拖累整班的程度,所以不見得願意付出與接納。)

光是國語這一科目,越慢轉出來的孩子越須要面對的落差越大!不止是認識國語的單字數量,還有筆順,注音拼音,造句造詞,甚至要讀懂文字都是很大一截的落差。更別提我之前抱怨的,連數學功課都當國語再要求訂正國字數字。

很多家長因為"快樂學習"而走進體制外,卻只看見快樂,沒看見學習的態度與習慣是需要從小要求與養成的。所以當我聽見剛轉進體制內的朋友,抱怨孩子寫功課要寫三個小時以上,我就跟她說很正常!因為我兒子剛開始也是這樣。體制外的小朋友習慣一放學就是玩玩玩!根本不習慣得好好靜下來坐著寫功課。當爸媽的得從頭陪著孩子寫功課,而且因為注意力很難集中,甚至功課完成度及品質很難要求,所以中間得讓他休息。

到新的學校要適應的地方很多,我想很多選擇走出體制外的家長會急著要孩子馬上趕上進度,其實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一段需要調整與學習的路得走。

媽寶,果然是媽媽寵出來的。
只有當媽的願意放下與相信,才會給孩子有機會有空間去碰撞去成長,有機會看見自己。
所以當孩子已經中年級要邁向高年級,還需要亦步亦趨地跟著緊緊地怕他跑到馬路上或者可能有危險的區域嗎?
在我的認知中,孩子的危險意識應該要從小教導,而不是從小當媽的就是背後靈,樣樣跟著保護著,卻沒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或者說不相信孩子會有危機意識。
上次接妹妹遲到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二年級的妹妹會緊張擔心得哭了!但是同樣的情況我問了哥哥會怎麼處理?他說他會去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可能一直跟在孩子旁邊保護他一輩子,但是我們可以從小教他怎麼趨吉避凶,怎麼尋找協助以保護自己。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