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網路文章的時候,發現幾天跟女人快樂有關的文章。
很有趣!因為我覺得快樂,是現在很不容易的是情。
據一項調查顯示台灣的職業婦女快樂指數只有64分。
感覺很低,我想有太多不快樂的事情。
因此把這些文章貼出來跟各位女人分享。
文章來源:http://aelog.pixnet.net/blog/trackback/49ac66ad6a/24489766
哪些女人能在婚後擁有快樂的生活
一、懂得求大同,存小異的女人。
婚後,個性不同的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脾氣性格、興趣愛好會有所不同。如果過於挑剔,非得把對方改變得符合自己的標準,很可能令對方產生不滿和反感:我就是這樣子,改改改,那還是我自己嗎?大事求同,小事存異,那才是明智的。
二、經濟相對獨立的女人。
如果認為嫁了個老公就飄飄然的當起少奶奶,好吃懶做;或是堂而皇之的把老公當成自己的長期免費飯票,這樣的思想很危險。一旦經濟上完全依靠于老公,婚姻就容易變味。一個女人可以賺錢不太多,但也得能夠自食其力。即使要考慮做個全職媽媽也得三思,儘管我們知道全職媽媽的付出其實不少,但是因為沒有實際的經濟收入而讓功勞顯得蒼白。除非老公全力支援、或是家底殷實、或是因為其他原因實在沒有辦法,切勿輕易辭去工作。全職太太的日子過得久了,因為自己沒有收入,難免有些底氣不足。即便老公不會看低,自己偶爾的忐忑不安也會尾隨而來。
三、對自己依然保持自信的女人。
自信的女人,本身就是一種魅力。如果自己都不能認可自己,有怎叫別人認同?自信不僅僅建立在外表上,還需要內涵、修養、品德的映襯。舉止優雅的女人比漂亮的女人更有韻味,溫文爾雅的女人比潑辣幹烈的女人更能讓人接受。提升自己的修養,也許是每個婚後女人不能停止的一門功課。
四、懂得愛人,同時也愛自己的女人。
婚後的女人,身兼數職,肩上也有責任,更要珍愛自己。婚後女人在操持家事的時候,愛老公、愛家人是自然的事情,也不能把自己給忘了。珍惜自己,其實也是珍愛家庭。女人在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性是勿容置疑的,如果把女人比做一個掌舵的人,一點兒也不為過。前方的人在奮力划槳,後方的人在堅定把舵,才能合力把這小船順利駛向目的地。
五、大事不糊塗,小事不計較的女人。
一個家,總有一攤子事。大事要講原則,不糊塗,雞毛蒜皮的小事最好不要太計較,太挑剔。如果常常因為無關痛癢的事情導致夫妻之間發生口角,久而久之感情不僅不能升溫,還可能導致愛情消失,親情冷卻。如果抱怨和嘮叨常在耳邊迴響,又如何能快樂起來呢?
六、具有一定的持家才能的女人。
要經營好自己的家庭,沒有一定的持家才識就會覺得力不從心。女人要學會成為一個恰到好處的“管家”。家庭如何良性穩步發展,女人往往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夫妻雙劍合壁是完美的配合,這樣的情形只能歸於上天的造化;但是夫妻間的取長補短,似乎就容易得多。婚後的女人,不僅要在治家的方法上,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能開心快樂、遊刃有餘地處理家庭方方面面的事情,避免焦頭爛額,心力憔悴。
七、能依然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的女人。
女人婚後要依然能保持自我,切不可淪為家庭的犧牲品。如果除了家庭、老公、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興趣、愛好,娛樂等等,那麼稍微來自家庭的一些微小的不如意,就極容易感到失落、鬱悶。婚後女人應當保持自己的一兩樣愛好,空閒的時候有一個獨立的心靈花園,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朋友空間。
擁有快樂婚姻的女人,不一定是很聰明的女人。但是以稀裏糊塗的心態度日的女人,幸福快樂只會離自己更遠。
文章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2/22/n2438841.htm
美國心理學博士玻利森柯(Joan Borysenko)認為,快樂來自於心靈的平靜;女性朋友應培養一些使自己快樂的習慣,讓自己從忙碌的生活中跳脫出來,藉由心靈的正向力量,找到智慧與動力。
【大紀元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澄旭編譯報導)美國心理學博士玻利森柯(Joan Borysenko)認為,快樂來自於心靈的平靜;整天埋首於工作和家事的婦女,應該在忙碌中為自己尋找心靈的空檔,聽聽音樂、聞聞花香,培養一些讓自己快樂的習慣,使生活豐富而有創意。 每到過年玻利森柯博士總是和好友相聚,一起完成她的新年「願景拼圖」(treasure map)。她從報章雜誌上,剪下所有與她新年新希望有關的圖片,拼貼在紙板上,放置於每天看的到的地方。針對她的「願景拼圖」,好友們總是會提出正面的意見,幫助她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太專注於工作,而忽略了生活樂趣和放鬆自己。 其實「願景拼圖」只是一個與親人、好友定期相聚的名目,最主要是能和親友見面,表達關心,從忙碌的生活中跳脫出來,享受與親友情感交流的快樂,傾聽親友的心聲,藉由心靈的正向力量,向內找到智慧與動力。
以下是由玻利森柯所提出的五個建議,希望能激發你的靈感,讓你從繁瑣的生活中,養成快樂的習慣,保持內心的平靜。
1.以物易物 舊衣清倉
每到冬末春初,30歲的蘿拉(Laura Gilbert)會定期召集好友,進行年度衣櫥大清倉。將舊衣送給慈善機構之前,總是會藉機舉辦舊衣試穿會,彼此交換舊衣服。為免遺珠之憾,三五好友,環肥燕瘦,仔細端詳彼此的舊衣服,一件不漏的試穿。 當四個人都試穿過同一件衣服時,才赫然發現,原來瘦子也有不適合穿的衣服。當你試穿別人的舊衣時,發現有些衣服穿在你身上很好看,你開始欣賞適合你的衣服,不再因為不適合的衣服而痛苦。一屋子的好友就像私人專屬的售貨員,各個慧眼獨具,建議你突破風格,嚐試一些你不會看第二眼的衣服,試穿的結果,當然是驚為天人,意外收穫。
2.分享日記 心靈相繫
29歲的作家梅莉莎(Melissa Walker)以文字做為她與母親緊密聯繫的心靈交流。梅莉莎於23歲離家後,便開始與母親分享心靈日記,在同一本日記裡寫上彼此的生活感想,這本日記以書信郵寄的方式往返兩地。 每當梅莉莎打電話問候雙親時,只能瞭解父親的近況,因為母親總是忙於家事,在匆忙間總無法多聊兩句,於是梅莉莎想出這個辦法,以書信做為和母親心靈交流的管道。自從父親去世後,她與母親之間的書信往返,更具有另一層特別的意義,她們開始寫下彼此對父親的回憶,藉此方式,梅莉莎可同時與父親和母親保持心靈相繫。
3.眾志成城 家事不愁
早期的美國人利用聚會時,幫助新鄰居建造穀倉。這項農村的傳統習俗,啟發了現年54歲的蘇(Sue Merriman)的靈感。蘇是景觀設計師,也是一位全職的母親。她聚集好友,成立定期家事聚會,每週三輪流到不同家庭,由主人指定一項無趣、耗時,又難以獨力完成的家事,如清洗油膩膩的瓦斯爐和排油煙機。 藉由彼此間的分工合作,這三年來他們不僅有效率的完成很多繁重的家事,而且更進一步的對談交流。家事再也不是繁瑣枯燥,反而充滿笑聲與樂趣。家事聚會讓好友能見到彼此,還能完成家事,一舉數得。
固定挪出一些時間與三、五好友相聚,也是紓解壓力的良好方式。( Getty Images)
4.年年渡假 好友齊聚
十年前仙蒂(Sandy Shapiro)與好友到亞利桑納州觀光農場渡假,慶祝她們35歲生日,當時她們有聊不完的話題,意猶未盡,於是決定5年後,再辦一次渡假聚會。 但是幾個月後,當中的一位好友,被診斷出子宮癌第3期。頓時間,她們覺得人生苦短,不能被婚姻和孩子完全佔據,於是決定每年冬天聚會3至4天。仙蒂說,「真開心能定期團聚,我們就像家人一樣,對彼此有著堅定的愛與忠誠。」
5.交換晚餐 意外驚喜
當年蘇珊娜(Suzanne Beyer)的孩子上小學後,她生活的步調便無法停歇,於是她突發奇想,向鄰居太太凱倫提出交換晚餐的建議。各人挑出每週行程最滿、最忙碌的一天,請對方幫忙準備晚餐。 多年來兩家人交換晚餐,沒有多費力氣、多花錢,就能讓兩位主婦多出一個小時,或半天屬於自己的時間,而且還能享用精緻美味的晚餐。由於他們彼此未先告知晚餐的菜單,每次交換晚餐總是有意外的期待與驚喜。蘇珊娜說,「我比較佔便宜,因為凱倫做菜的手藝真的很棒。」
懂得放鬆 人生更美
玻利森柯表示:「與其每天起床先看報紙,不如先聽五分鐘的音樂,將睡眼惺忪的你平順的帶入一天的開始,如此可以提高一天的創造力和效率。」 從現在開始,您不妨也試試,上班前、下班後或忙碌的空檔間,先暫停一下,深深吸一口氣,退去繁忙疲累的外衣,轉換心情角色,換上輕鬆的拖鞋,點一根香氛蠟燭,聽一聽自己喜愛又能放鬆身心的音樂,重新找回心靈的力量。 其實,只要能讓自己保有一顆清淨明朗的心,即便處於繁忙的生活步調中,仍能發現閒情處處在,美好與感動隨處可得。無論再忙,也要懂得放鬆自己,才能使自己走的更長更遠。
無論再忙,都應懂得放鬆自己,給自己喘息的機會,轉換心情角色,才能使自己走的更長更遠。( Brian Bergmann/AFP/Getty Images)
女人﹐你快樂嗎﹖施志雄/ 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