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餐涮涮鍋。老公說我還是準備得太"功夫"。
哪有?我只是把材料洗洗切切,先把湯在瓦斯爐熱好,這樣一放進去就容易水滾囉!
這些材料馬上吃光光,肉片繼續追加,因為孩子愛吃!我則是吃蔬菜比較多。
這個鍋是兩人份的鍋,如果不喝湯只涮材料,鍋子深度剛剛好。

晚餐涮涮鍋。老公說我還是準備得太"功夫"。
哪有?我只是把材料洗洗切切,先把湯在瓦斯爐熱好,這樣一放進去就容易水滾囉!
這些材料馬上吃光光,肉片繼續追加,因為孩子愛吃!我則是吃蔬菜比較多。
這個鍋是兩人份的鍋,如果不喝湯只涮材料,鍋子深度剛剛好。

如果孩子剛出來社會工作,我一定會跟孩子拿錢,強迫幫忙儲蓄!
通常剛畢業有自己的收入的時候都會有很多"想要"的東西。
像是穿戴名牌或者常買身上行頭,3C產品,吃好吃有名的店或常跟朋友聚餐,出國玩或者常常旅行,開始跟異性約會,看電影或者唱KTV等娛樂費用增加。
光這些想要的慾望就會吃掉甚至超支每個月薪水。
如果住家裡得更是沒有危機意識,因為不用管房租和伙食費。
如果又不小心交往到只會吃喝玩樂不會想的異性或者同事朋友,那一定是負債累累的。
所以我們家很重視孩子的物質慾望與金錢使用。平時家人會給孩子獎勵或者用勞務換取的金錢。連平常出去也都是再三討論跟比較,就是希望孩子不要養成"非甚麼不可"的物質慾望。節制是一種自我要求的態度,也是一種理智養成。我會覺得未來的世界是怎樣我們無法預測,所以我們只能一路陪著他,希望他們可以有更多的耐力與勇氣去面對未來。以自己走過的經驗來看,第一桶金累積的速度越快,越有機會實現更多未來的夢想!
從體制外轉進體制內絕對會有一段很辛苦的時間。
而且當父母的得學著調整,學著去接受課業的沉重與落後追趕的壓力。
要一下子全部跟上很不容易,要視孩子的資質與適應力。
通常光要適應新學校的運作與規則就須要大概一年的時間。還要再調整寫功課及面對學業的態度,絕對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所以親師溝通是常常需要的,得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也得讓老師了解孩子的狀況,甚至降低要求標準。(不過我知這這不容易,通常老師要面對的孩子很多,會覺得例外的孩子很麻煩,甚至拖累整班的程度,所以不見得願意付出與接納。)
光是國語這一科目,越慢轉出來的孩子越須要面對的落差越大!不止是認識國語的單字數量,還有筆順,注音拼音,造句造詞,甚至要讀懂文字都是很大一截的落差。更別提我之前抱怨的,連數學功課都當國語再要求訂正國字數字。
很多家長因為"快樂學習"而走進體制外,卻只看見快樂,沒看見學習的態度與習慣是需要從小要求與養成的。所以當我聽見剛轉進體制內的朋友,抱怨孩子寫功課要寫三個小時以上,我就跟她說很正常!因為我兒子剛開始也是這樣。體制外的小朋友習慣一放學就是玩玩玩!根本不習慣得好好靜下來坐著寫功課。當爸媽的得從頭陪著孩子寫功課,而且因為注意力很難集中,甚至功課完成度及品質很難要求,所以中間得讓他休息。
到新的學校要適應的地方很多,我想很多選擇走出體制外的家長會急著要孩子馬上趕上進度,其實真的很不容易!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有一段需要調整與學習的路得走。
媽寶,果然是媽媽寵出來的。
只有當媽的願意放下與相信,才會給孩子有機會有空間去碰撞去成長,有機會看見自己。
所以當孩子已經中年級要邁向高年級,還需要亦步亦趨地跟著緊緊地怕他跑到馬路上或者可能有危險的區域嗎?
在我的認知中,孩子的危險意識應該要從小教導,而不是從小當媽的就是背後靈,樣樣跟著保護著,卻沒讓孩子知道為什麼?或者說不相信孩子會有危機意識。
上次接妹妹遲到的事情,我可以理解二年級的妹妹會緊張擔心得哭了!但是同樣的情況我問了哥哥會怎麼處理?他說他會去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所以我覺得我們不可能一直跟在孩子旁邊保護他一輩子,但是我們可以從小教他怎麼趨吉避凶,怎麼尋找協助以保護自己。
1.將冷凍小里肌洗乾淨,花椰菜菜心削去老皮跟筋後切片,放進鍋子裡煮滾約15分鐘後熄火悶。等其它菜煮好後,撈起小里肌準備切片,湯加上少許鹽巴調味。
2.小卷洗淨醃點酒,準備蒜末,薑絲,蔥和少許醬油膏,糖。下鍋爆炒前面材料後,下小卷跟醬料拌炒至汁收乾即可起鍋。
3.蛤蠣另一鍋煮,去殼留下肉。準備蒜末,紅蘿蔔絲下鍋炒,再下絲瓜。放點水悶到絲瓜變色,下一點鹽到汁略收乾後熄火下蛤蠣拌炒就可起鍋。
在上次門診追蹤問過醫師後,我想我不適合吃太補的月子餐,尤其中藥的疑慮。
因此我開始留意簡便又符合我的需求的坐月子產品。
剛好看見六甲村的這個產品,所以就打電話詢問,請業務幫我問醫師到底對癌症患者有沒有影響?
後來業務很積極地幫我問醫師,得到的答覆是我可以使用。一天一罐,配合編號搭配喜歡的食材燉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