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親子天下看了一篇講跟孩子吃飯的文章,前幾天也看朋友分享小兒科醫師講到他爸爸回家吃晚餐的回憶。
我深深認同這兩篇文章所講的吃飯這件事情的重要!
重要的不只是你吃甚麼?吃了多少營養?更重要的是吃飯當下的氛圍與互動會成為記憶中食物的味道。讓吃飯除了身體的營養吸收之外也多了精神糧食的味道。
畢竟現在的環境雙薪家庭是常態。而且工作的繁忙,加班或者出差更是常態,要好好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一餐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假日常見一家人到外面餐廳一起吃飯,好好犒賞一周的辛勞。
在這難得相聚的時光中,當然要好好聊聊天啊!不管是聊聊學校的事情,偶爾看見的有趣的事情,甚至剛剛看報章雜誌發現的新聞都可以。有的家長也會利用飯後的時光跟孩子玩點桌上的小遊戲,而這就是親子的互動啊!
我貼的這張照片是昨天晚上的晚餐~火鍋。從事先跟兩個孩子預告今天晚餐是火鍋,由兩小掌廚,媽媽加熱。然後帶著他們一起上超市採買材料,一邊討論要買哪些東西?誰喜歡吃甚麼?回到家之後我跟兩小預告得提早一小時洗米煮飯,提早半小時準備食材(包含清洗與切割),然後再排列組合交給媽媽加熱煮熟。
果然六點妹妹就來問我要煮幾杯米?然後他就自己完成洗米跟煮白飯的動作。六點半妹妹就提醒哥哥要開始準備火鍋的材料,我跟兩小說洗滌有分類,蔬菜一類,火鍋料一類,肉一類。兩小就搬了椅子到廚房流理檯前洗滌並且用刀子用手把食材切成小塊。
整個洗滌與切割完成後就交由媽媽來開伙煮熟囉!一聞到好香的火鍋香味,妹妹迫不及待跑來看,頻頻說好香哦!問我可以準備吃飯了嗎?我說可以。他們倆就開始準備桌上的餐具,還有火鍋的沾醬。
這樣的晚餐我們一家人吃得很開心!因為是孩子參與過程,也得到回饋與學習。加熱的過程中我告訴他們比較難熟的得放下面位置才會熟,一下子就熟的蟹棒跟茼蒿當然得放最上面。看著大家吃得津津有味,孩子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可以動手做出好吃的東西,而且可以讓全家人都很開心!
講到烹飪,最近有一位朋友剛治療結束,跟我一樣當媽媽的她很擔心煩惱不曉得以後該怎麼烹飪?甚至帶著孩子吃?
我可以體會剛治療結束的不安。畢竟現在的生活環境有很多致癌因素。我會覺得吃很重要!因為那是每天都必須進行的活動。
有句話說病從口入,就點出了吃這件事情是不能隨便馬虎的,尤其又是掌握全家人胃的媽媽。
食物得重視來源,最好有農藥或重金屬檢測,才能避免攝取到不好的東西。採買盡量以食物原貌為佳!避免加工品或加工過的冷凍食材。而且最好改掉零食與飲料的習慣,這樣才能避免攝取到過多的添加物。
另外烹調也不一定只有水煮,烹調的原則還是以少油少調味為主,可以清蒸,油煎,紅燒,燉煮...方式很多的,其實只要食材新鮮,不用怎麼過度調味都很好吃。
我也會給予跟我一樣當媽卻面臨癌症的朋友一點建議,剛治療結束不要急著投入媽媽老婆這個角色。治療結束得慢慢回歸正常,最重要的是恢復身體的健康。所以適當的運動和休息,還有紓解壓力的方式都是需要的!如果又跟我一樣得自己帶小朋友,那就更需要每天帶著孩子出去走走,放鬆一下心情。甚至帶著兩個孩子參與採買與簡單的烹飪。我不贊成治療結束就急著吃食補補身體或者就偏執某類食物或營養品。甚至就乾脆躲在家裡鬱鬱寡歡,整天沒有元氣不想動。
你有權利選擇你要過的人生!但是既然給了你再次開始的機會,為什麼只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人都會走向生命結束的這條路,但不代表你一定會因為癌症復發轉移而告別這個世界。能夠醒來的每個早上都是生命新生的開始!要把握每個今天。
好像離題太遠,然後又寫了一堆,謝謝你看到最後。我希望大人帶著孩子好好享受吃飯與烹調這件事情,讓孩子的每個關於食物的記憶都是美好的!
- Oct 06 Sun 2013 11:49
碎碎念關於吃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