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小夏學校秋之慶典的準備,學校希望家長跟孩子利用假日,到大自然尋找自然的材質來製作風車跟風鈴。
我跟小夏小綠跑了東海大學校園,並沒有發現適合的材質。
因此我想到上個月去彰化王功的時候,看見很多貝殼。
可是要去哪裡找那麼多貝殼呢?我想到餐桌上的食物:蛤蜊和蜆仔。
因此就到市場買了一些回來,除了煮來吃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拿來當風鈴。
不過這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在貝殼上打洞。
結果我發現洗乾淨曬乾後的貝殼很容易碎裂,失敗好幾個之後,才順利在殼上面鑽洞成功。
後來我又買了一批食物來實驗,發現泡過水的殼比較軟,比較不會碎裂。
經過我敲了將近一百顆的殼之後,我的技術已經非常熟練。
如果妳想跟我一樣在殼上面鑽洞,我會建議你在桌面上鋪個軟墊,像是報紙或是不要的書本。
這樣敲起來會更順利!
剛好公公婆婆會製作風車,所以馬上動手剪紙教我們做。
本來我打算串一整串的風車,讓小夏帶去學校。
結果在風車與風車的中間串上貝殼之後,發現這樣也不賴。
有風車,也有風鈴的效果。我將蕃茄的梗留下來,當作風鈴的尾巴。
我跟小夏小綠說,蕃茄的梗很像星星花,風精靈很喜歡小星星的。
他們兩個也幫忙的很高興。小綠幫我穿貝殼,小夏幫我在風車及殼上畫畫。
這樣的組合,唯一的缺點是風車的材質不耐風的久吹,會容易變形。
不過哪有東西不會壞的?所以我想階段性任務完成就功德圓滿了。
經過這些調整之後,我將剩下的材料做個整理。
剛好我家老爺到東大教堂區檢了幾根樹枝。
於是我就動手開始串連剩下的貝殼。

因此就做了這兩個作品,放在自家的陽台。
有時候在風來的時候,貝殼敲擊的聲音有海浪的感覺。
我想東西雖然簡單,自己動手確有不同的感受。
下次吃到蛤蜊跟蜆仔的時候,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動動手創造另一個樂趣。
- Nov 07 Fri 2008 23:35
『動動手真好玩』秋之慶典的功課--風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