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小學的生涯,也不自覺即將屆滿二個月。
我相信對許多家有小一生的家長來說,有很多焦慮。
在上個月幼稚園舉辦的小學生回園日,我們就參與了也共同分享關於新生家長的點點滴滴。
小一新生有很多需要適應的地方。
適應新學校,適應新同學,適應老師,適應跟幼稚園截然不同的作息,適應開始被要求負責任跟被測試學習的成果。
當然小一新生的家長也是忙碌的。
忙著關心孩子的適應狀況,忙著幫孩子安排下半天的安親或課程,當然也開始擔心孩子的學習狀況。
跟其他小一家長一樣,我們夫妻倆也都有同樣的擔心。
不過就因為選擇慢學的華德福學校,狀況好像開始不一樣?
首先開學一個多月了。
選擇正規小學的同學,看得到學習內容的課本,藉由考試或習作可以看見孩子的學習成果。
但是選擇華德福小學的家長恐怕得適應。
雖然聽小學說明會的時候就知道沒有課本,沒有考試,甚至沒有中規中矩的作業練習。
但是當這樣的情況真的發生在自己的小孩身上,那感覺開始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應該說是父母莫名的恐慌。
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科舉制度,創造了以考試為主的學習文化。
既然要以考試決定前程,那就會有考試的範圍,也就是標準的課本。
我們也都是看國編本跟考試長大的。
現在突然要去適應一個完全沒有課本的學習,甚至連學甚麼都不清楚,我想那對新生父母是一大挑戰。
除了自己內心的天人交戰之外,也得面臨身邊親朋好友的質疑?沒課本的教學,小孩子不會跟不上嗎?
耽誤孩子的前程,甚至套句坊間的廣告:錯過學習黃金期!這都是父母害怕的罪名。
我們夫妻倆雖然選擇華德福,但是我們並沒有非常華德福。
選擇華德福是因為身心靈的關照。我們希望孩子除了身體的成長,知識的學習,還有就是心靈部分的提升。
就因這份期待,也更顯得擔任華德福老師的責任是重大的。
我還記得剛拿到課程表時,驚訝於課程內容的多樣化。
有英文,日文,音樂,手工,武術,優律思美,游泳....。
也因為這樣,朋友就問我說:這樣哪有時間學正規課程呢?
其實這就是小一導師重要的地方。
我們也是有教注音符號跟數學的。只是老師得自己設計教材跟教學進度。
所以有生動的注音繪圖卡,讓孩子自己動手作。
由羅馬數字入門的數學課,從了解數學漸漸地學習到數學。
雖然每天都感覺都在畫畫,看不到小夏哥哥所學的到底是什麼?
但是他偶爾會講幾句日文,會跳一下優律思美,甚至意外地寫出羅馬數字。
我看到的是他對學習的熱情與主動。
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跟孩子都得一次次被檢視,還有重新被考驗。
到底理想可以兼顧現實嗎?這也是每個選擇體制外學校的家長一致的心聲。
- Oct 14 Thu 2010 18:23
[家有華德福小學生]小一新手父母的焦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