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去幫小夏哥哥報名課後美語課程。
其實我跟其他家長一直有同樣的疑慮,到底何時開始學語言比較好?我也問班主任同樣的問題。
而語言學習就是需要環境,耳濡目染的最好,再來就是有學習熱情,最好不為考試或分數去學習。
過去我們在國中才開始學習英語,雖然英語能力似乎不錯!但偏重片語單字文法,以考試為目地的學習語言。結果就是一但沒使用就忘光光,甚至看見外國人就閃的老遠。
我在住家附近選擇了一間不以考試跟檢定為主要方向的美語教學班。因為我不希望美語的功課壓力影響到正規課程的進行,而且考量中年級一周還有兩個半天,等到高年級課業壓力更重了!如再學更多東西似乎負擔太重,很明顯在足球營可以看出這個趨勢。
幾乎去踢球的小朋友都集中在中低年級左右,高年級升學壓力就會讓他放棄許多的運動跟興趣,有點可惜也覺得可憐。
為了不要讓孩子高年級太過辛苦,所以我決定從三年級開始培養興趣及語言。讓他多摸索,多了解自己,也從同儕的互動中發現自己。妹妹則是等小一下才要開始。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而且單一環境待太久,講好聽也許對孩子是安全感夠,但也因為缺乏適當的刺激而侷限了視野。尤其是男孩子的天性喜歡競爭,所以更需要透過多方面來認識自己,並且模仿與學習。
就因為這樣我很願意帶孩子去體驗不一樣的課程,透過實際地參與去看看老師同學,也看看自己跟別人的差異性在哪邊?
當家長的爸爸媽媽要對自己有信心,別忘了自己是怎麼走過長大求學這段路的?其實只要本質及信念正確,我還是覺得就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吧!畢竟連我們這些已經長大的大人也不清楚未來會如何?
我還是堅信沒有一百分的教育體制,只有適不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擔任父母的家長其實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老師,如果沒有保持柔軟開放有彈性的心態,那到底可以給孩子一個怎樣的人生未來觀呢?這也是我所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