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二周,也開始一切漸漸步上軌道。
結果上周五去接哥哥下課的時候,剛好遇見導師。
導師跟我說今天考國語第一課聽寫的狀況很不好,下周一會補考,請媽媽回去加強。
果然哥哥拿回來的考試簿,被老師圈的大紅圈小紅圈密密麻麻的。
一面大約有六十個國字,我仔細看了一下他錯的,有一些字應該是他根本沒記得或者沒學過的。
不只國字有寫錯或不會寫的,連注音符號都有寫錯的。尤其是ㄣㄥㄕㄙ常常會搞錯。
我不怪他!因為在過去的時光,我們並沒有刻意去要求他。
也因此常被長輩說:當初跟妳們說要矯正,你看現在筆也拿不好,字的筆順也有問題,注音也是錯誤百出。
剛搬回家的時候,長輩甚至在哥哥面前說沒用啦!改不過來了!我當時聽了很難過,也跟老公講這件事情。
幸好孩子小還聽不懂長輩講的是甚麼意思?後來有請老公去跟長輩溝通,希望他們給孩子時間,盡量不要用負面的言語來批評。
我們希望的是孩子變得更好!而不是用這樣的言語表情來貶低他的自信心,增加他的挫折感。
後來長輩接受了,我們也知道一下子要他們從權威批評的教養方式改變有困難,但我們知道它們也是愛孩子的。
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大概一個禮拜是一篇國語課文。
開學兩個禮拜以來最讓我受不了的是眼花撩亂的回家作業。
我常常搞不清楚回家作業到底有幾個版本?光是國語的回家作業,就有五六種。再加上數學也就更複雜了。
我不曉得有需要寫那麼多不一樣的作業嗎?我還記得以前國小的時候最多就一本習作跟寫字簿,了不起再買幾本參考書,也不會超過六種以上的作業。
以數學來說,我是真的覺得有點過度練習了。以單純數字運算來看,孩子的程度都還跟得上,但是如果是牽扯到"國語"。
尤其是文字敘述的題目,超愛用那種文字陷阱繞來繞去的讓孩子填。講白話文不行嗎?在生活中有幾個人會這樣使用饒舌的數學?
所以文字理解能力差的孩子考數學題目就很吃虧。他不是不會!他只是看不懂題目的意思。
就因為老師這到聖旨,我們戰戰兢兢地假日展開特訓。其實就是幫他複習並考試。
他對於得一直考試這件事情很不開心,但我跟他說如果你在平時寫課文生字的時候多花點心思記生字,就不用在這樣花時間補考了。
而且準備補考還得浪費假日出去玩的時間,所以為了有更多時間可以玩,最好平時就將課文讀熟一點。
經過我們加強之後,今天補考只錯兩個字,他還很開心地說他考96分。
結果今天的回家作業就發現上周的數學有錯誤,其實不是孩子不會寫,而是因為他的數字寫的不標準,沒有擦乾淨,因此就被扣分。
講到這個就得提提過去這一年半所鬆散的基礎功,很多華德福學校並不強調這一塊。結果我們現在就看到當初沒用心的結果。
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沒把他的方向形狀調好,等以後長歪了就很難調正了。
當初太過相信跟在意孩子的骨頭生長與握筆影響,所以一直相信長大就會變好。
結果就是現在孩子的注音跟數字都有點問題,他分不清楚注音符號,甚至有同學拼音都有問題。
阿拉伯數字會寫,但是形狀怪怪的,也因此會被看錯或誤會。
我跟哥哥說我不在乎他的分數,但我希望他把自己的作業寫好,數字寫好。
數學的數字得寫好,作業簿得保持乾淨,有錯誤得擦乾淨再寫。
因為我希望他對作業的態度是謹慎的,尤其數字要好好寫。
現在小的時候數字寫錯,最多被扣分,改過就好了!但是長大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工作的態度,一個數字的差池影響可是很大的。
我希望養成他謹慎的態度,這才是他以後會影響終身的。
進入了第二周漸入軌道,也從逐漸建立規律的生活中找出我們的方向,越來越確定的是上課及生活的態度建立是什麼?
今天看見朋友分享的一篇文章,提到台灣雖然現在廣設大學,但教不出企業需要的人才,而且這些人對社會適應不良。
我會覺得問題不能全歸咎在學校跟社會,會養出這樣不經壓的草莓蜜桃族,負責生產養育的家長也得負很大的責任。
因為追尋學歷至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很多父母只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其他的問題通通交給家長處理。
所以孩子沒有辦法獨立生活,因為他生活能力有問題。沒有辦法面對挫折困難,因為爸媽會幫他擺平。
在直升機爸媽強力保護下的孩子,只能依附著爸媽而活著,他沒有能力也沒有信心去面對未來,他只愛他自己。
家庭教育是整個社會中最基本的一塊,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形塑了他的未來圖像。而其中影響孩子最大的不是他吸收了多少知識?考了多好的學校科系?
而是他知道該怎麼面對問題,尋找解答,甚至找到答案。了解自己,熱愛自己的生活,懂得欣賞別人和這個世界。
也許我是一個想太多的媽媽,但我只是希望孩子除了讀書,接受考試,但也得在長大的過程中了解他自己。
- Feb 20 Mon 2012 20:08
[回歸體制學校]第二周隨堂測驗登場,補考和看不懂的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