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夏哥哥成為小一生也即將進入學期的尾聲。
我想再回頭來談談選擇小學的這件事情。
雖然我們受到日劇 - 我的野蠻媽咪影響,而提早在他上小一前一年開始參觀學校。
但經過這段他上學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小學跟幼稚園大大不相同。
當我們還是幼稚園家長的身分,很難去理解去看見的部分。
幼稚園階段的孩子,需要老師的角色比較接近爸爸媽媽。
孩子因為跟學校及老師建立的情感及安全感的信任,所以進而去發展自身的能力。
尤其是身體生長發育及肢體動作這一塊。
但是小學,在孩子身體發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後,頭腦的發展開始越趨重要。
因此學習,在小學階段是件重要的事情。
這邊指的學習,不僅是單純的認知,還包括對自我的認識,情感和表達的學習,甚至外擴到對社會世界的認識。
華德福教育主張每七年就一個階段,七至十四歲剛好進展到情感階段。
我剛好在小夏哥哥身上看見情感這一塊的進展。
進入小一之後,他開始發現自我與他人的存在。
在彼此碰撞界線的過程中,他會生氣憤怒,興奮高興,悲傷難過,害怕擔心...等情緒反應。
他開始感受到情感的這一塊,也開始學習情感這一塊的處理方式。
很幸運的是老師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也願意陪著孩子與家長一起度過每個事件。
老師的角色,在小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的重要,並不是在於他會多少教多少東西,而是他懂得孩子,帶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圓融地處理每個衝突問題。
我不太能接受老師不去理解孩子,而是一直用處罰,責罵等負面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所以老師的本質相對重要,尤其是樂觀開朗的老師,他示範給孩子的也是這樣的態度。
我很喜歡侯文詠"不乖"這本書上寫的一個觀念,不要讓孩子輸在快樂的起跑點。
因為快樂的態度,可以幫助孩子在面對各式各樣的狀況中怡然自得。
一個用樂觀開朗態度面對孩子的老師,其實是很難得的。
小一的孩子正開始步入完全不一樣的學習之旅,對於學校的選擇當然跟幼稚園不一樣。
學校的硬體設備固然重要,但是孩子下課的時間也不過那短短的十分鐘。
我會建議跟我們一樣選擇私立學校的家長,可以注意這幾點。
首先是老師。老師怎麼處理孩子的衝突?怎麼處理孩子犯錯的狀況?老師願意溝通嗎?
再來是同儕和家長。我相信孟母三遷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小學孩子其實還很天真,如果仔細觀察孩子,會發現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
因此同學的家長的態度與價值觀就很重要!因為觀念差異太大的同儕家長,有時候會是班上問題的來源,而且也會影響孩子們的界線建立。
學校的態度與溝通也是重要的。畢竟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很長,往往問題的發生,只有學校的老師同學比較清楚。
如果學校的態度很保守,不願意解決溝通,那就會有很多誤解產生。
最好的狀況是學校,老師,家長是個和諧的狀態。可以彼此協助,調整步伐,幫助孩子快樂的學習。
- Jan 02 Sun 2011 11:23
選擇學校,最重要的是甚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