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課本,沒有考試,沒有習作聽起來好像很輕鬆?
其實這表示孩子得多花心力在自己的作業上。

首先是製作作業的封面。
挑選自己畫的作品,裁剪大小後,得在貼上雙面膠才算完成封面。
孩子學習的就是封面的設計,哪一面要當正面?還是反面?要剪多大?雙面膠要貼哪邊?
這些感覺很繁瑣的小細節就是他動腦的地方。

每天的作業並沒有一般制式的題目設計。
空白的頁面一邊由孩子抄寫今天老師交代的"作業"。
我看小夏哥哥會用注音寫下老師說的"作業"。
作業的內容其實也很有趣。像昨天是講一個故事,練習五音笛,自由畫。
小朋友會在標示作業的這一面畫上一些圖案當裝飾。
講故事是要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有時候會有數學的練習,像是從21開始倒數的加法。
比較要花心思的反而是自由畫,或者說是日記畫。
因為老師希望孩子可以透過觀察,畫出細節的部分。
所以老師希望孩子可以花大約三十分鐘的時間好好畫。
畫的像不像是其次,重要的是他會有一些多面的觀察。
老師會要求孩子給自己的畫下標題,這樣其實是為了未來的作文預作準備。
我們家小夏哥哥習慣用線條先把形體畫出來,然後再塗滿顏色。
其實這樣的畫法比較不立體,而且只有線條比較缺乏面的呈現,難以看出孩子的觀察力。
所以同樣的一張椅子,我們就請老公畫畫看,也請小夏哥哥看看爸爸畫的椅子。
他才能了解我們講的意思。
我跟小夏哥哥說一個故事。
有台灣人到國外去玩,想要跟店員買鮮奶喝,可是不會說外語。
結果他靈機一動用紙筆畫出一隻乳牛,下面有一個罐子裝滴出來的牛奶。
他拿給外國人看,結果就順利地買到他想要的牛奶。
另一位台灣人想要仿效他,結果因為畫得不好,而被誤以為是小狗灑尿。
當然沒人賣小狗撒尿阿!
我跟小夏哥哥說如果你沒好好讀書寫字,那就得好好畫畫。
不然人家根本不曉得你要表達甚麼?需要甚麼?
反而這種沒有主題的作業,我會覺得是比較難寫的。
畢竟制式的東西,有例可循,還知道怎麼開始。
但是這種沒有範圍的作業,就得讓學生多花心思了。
你得想想你要畫的主題,將主題用注音拼寫出來,還要觀察你想呈現的部分,將畫仔細的畫出來。
像這樣的學習超簡單嗎??我認為一點也不簡單!
- Oct 28 Thu 2010 14:38
[華德福小一]看似輕鬆,其實不簡單的作業。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