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奇怪?為什麼看房子,看車子不能歸在興趣這一類文章?
就一定得歸入投資嗎?會不會太沈重?好像又離題了...
如果你有打算買房的準備,你就得開始計算一下自己的『份量』。
講這個話不是污辱人,而是要你正視自己的購屋能力跟還款能力。
有很多人太相信建商的鼓吹,結果房貸就佔每月薪水的二分之一以上,結果遇到景氣不佳的時候就可能會繳不出錢,面臨被法拍的地步。
如果你平常有在注意房地產的相關訊息,你應該會有聽過這個觀念:就是每個月的房屋貸款不要超過薪水的三分之一。
是的!這是一個財經專家鼓吹的觀念。不過我覺得景氣前景不明,大家還是保守一點來計算你可以買多少錢的房子。
我會建議最好先算一下自己每個月扣除所有支出後的餘額,最好再留一點空間以防無薪假或是裁員造成的收入短減。
總要存一點生活費預備吧?所以我會建議要抓出個自己的安全負擔數值。這樣萬一收入短減,也不至於讓房子淪落到法拍。
通常房仲網站跟各大銀行網站都會提供這樣的方便服務,只要輸入你的預備還款金額,還款年限,就可以幫你算出房貸的總額。
算出來之後呢?又依房屋的產品而有不同的自備款。自備款就是你必須拿出來買房子的現金部分。
如果你選擇的是成屋。不管是中古屋或是新成屋,通常自備款都必須準備三成左右。
也許你的信用良好,也可以跟銀行爭取更多的貸款成數,這樣就可以降低自備款的部分。
我們因為自備款不足,又不喜歡中古屋的一些問題,所以我們選擇從預售屋著手。
不過預售屋就得冒著幾個風險,像是蓋出來跟想樣不一樣、建商蓋不出來跑掉、甚至房子蓋好剛好景氣低落跌價損失。
預售屋的好處就是自備款少,通常只要一成左右,但是最近景氣不佳銀行緊縮,所以自備款也提高到一成五到三成。
優點還有就是付款有彈性。通常買屋簽約之後必須付出簽約金,訂金。
接下來的付款方式就看建商。有的是按照工程進度收錢,有的是攤成每個月收錢,所以彈性空間很大,可以跟建商協調。
談完自備款,我會建議你如果要買房最好是自住。
這樣你在面臨房價上上下下的時候,才不會非常擔心血本無歸。
不過我想大家還是會希望自己拿出大把鈔票買的房子,可以幫自己賺點利息錢。
套句專家說的看房子的三個條件: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這句話我覺得在景氣低迷的時候最明顯。不過商圈會跑,尤其一個景氣循環都是十年左右。房貸償還又是二十年左右,真的不好抓耶!
不過銀行在估房屋價值的時候,的確是依據地段跟房屋的保存狀況及附近方便性。
所以我覺得還是回歸自己熟悉想定居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中挑學區,挑交通方便,挑吃飯購物方便的,挑公園。
如果又有地方建設,知名建商,社區管理有口碑,住戶素質..那對房子的未來都是有加分的作用。
心裡有個底線,就可以開始蒐集資訊。
像是上網問問建商的評價?調查一下你想要買的區域的中古屋跟預售屋價格。
有了這些心理準備,還有最重要的心理準備,那就是不輕易說YES!
因為接待中心都會包裝的美輪美奐,招待親切,服務周到,接待人員都很會灌迷湯的。
我承認我有幾次差點點頭了!因為燈光好氣氛佳,他又找你到裝潢好的樣品屋喝咖啡,那根本是要你喝夢想的迷湯阿!
幸好老公冷靜阿!絕對不要在第一次看房子就決定,甚至非常喜歡也不要輕易相信接待人員說的:先刷卡保留下來!不喜歡過幾天來退刷阿!
絕對要回去冷靜想想,分析利弊之後,多跑幾趟再決定。多跑幾趟也可以多了解建商的態度,甚至爭取價格的空間。
通常接待中心的銷售員不見得都是建商所派出的。
因為建商通常都有好幾個建案再推,所以接待中心的業務有幾種:建商的正式業務人員、代銷公司、仲介公司、還有依案別約聘的業務。
當然不同的業務階層就會有不同的價格權限,已經非常喜歡走到要談價格這一步,可以多爭取價差空間。
好了!寫了那麼多,只是一個家庭主婦的看屋心得。有錯誤的請幫忙指正!也希望大家找到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相關資訊:
住商不動產簡易貸款試算:http://www.hbhousing.com.tw/index.asp?module=buy&file=buy_05_1
成家能力大計算-信義房屋:http://tw.house.yahoo.com/article/aurl/d/a/050329/9/1si.html
購屋能力試算:http://www.twproperty.com.tw/5_bank/cal_9.htm
- Mar 12 Thu 2009 10:38
『家庭主婦看屋去』買屋看屋前,請先做好心理準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