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演講之後就回到各班,跟老師談。
小夏這一班是中小班混齡的,所以涵蓋兩個階段。
談話重點在於老師針對各個同學的情況加以分析跟建議。
我將老師的班級經營計畫,加上我的重點節錄整理出來。
慧心老師-97年度(上)班級經營計畫。
孩子的發展,如同木工在蓋房子般,必須有穩固的根基來支持更多往上的成長,而生命的最初,正在運作的是四肢系統,非腦部系統,基礎是點力在意志的生命上,非思想上,如果在房子尚未完全發展之前就使用它,會妨礙他的圓滿。3-5歲的孩子是需沒養生命的撰注,而且專注的時間也需變得較長。孩子在與人事物互動時,需更有變化性。玩得方式與語言更多元。孩子的情感開始發展,漸漸沒有這麼自我中心,與別人互動時,慢慢能感受到其他人的喜怒哀樂。
意志~規律生活、良好的習慣、.四肢方向運動、專注力
建立每天(週、月)固定的生活節奏、韻律,讓孩子們的意志更有方向(睡覺、起床、遊戲...),用有規律且富有節奏的生活,孩子會擁有較好面對壓力,面對挑戰的能力。規律的生活是帶到意志力最重要的一環。透過重複性地做,當家長的要堅持要去建立出規律,才能和學校協調。不然一直提醒孩子去做或叫他去做也會疲勞。要帶著他一起去做,讓孩子清楚他要做的,這樣還孩子會比較穩定,也讓他有自我能力去做。
讓子自己練習穿衣服、折衣服、擦桌子地板、洗書包鞋子..等,例如潔淨日,透過自己的力量把世界變美麗,學習敬虔和萬物做朋友,知道子幾是可以為世界做事,孩子會對自己更有信心,內在的我也能逐漸發展。透過自己動手做來肯定加強自我的能力
,並產生情感的連結,會比較有責任心並懂得珍惜。
課程安自由遊戲、蜜蠟、編織,烹飪課...,讓孩子沈浸在其中並獲得滿足。當孩子專注地在做事時,呼吸是規律的,眼神是專注的,畫面是美的。當孩子實際接觸世界自然,自然的一花一木一素材和孩子的手腳相遇時,會喚醒他們的感官並刺激低階的發展,透過真實的動(非打電動,看電視)也是在帶動孩子的意志力發展。
情感~擁抱、融合、愛的滿足,流暢的表達、敬虔
透過擁抱,孩子可以直接感受到對方給予的愛,也可以使他們的情感更加流動,因此要多去擁抱孩子。晨頌時,大人的擁抱、孩子之間擁抱,可以將孩子帶回合一、融合的情感,為孩子和世界搭起喜歡的橋樑,因為他們天生就有良善的特質。多擁抱孩子,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滿足。少被擁抱的孩子會比較有離析感,會比較孤獨。
學校晨頌唱完歌後會抱抱,透過彼此的擁抱讓孩子感受愛,這樣也讓孩子之間的相處更自然。
讓孩子真實做自己,畫出心中所想,在不傷人、不傷物、不傷己下,滿足孩子自己自由的需求,但並不包含讓孩子有過多的選擇。透過每天的自由遊戲時間,在遊戲中自我實現使孩子內在的我慢慢浮現。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像是不可以!不行!如果你不聽..就會...。在孩子經歷做自己的過程中,要給孩子更多的滿足,在不傷人,不傷物,不傷己的原則下,爸媽陪在身邊放手讓他做。為了減少親子衝突,不要給他太多選擇,或是要他做出選擇,這樣做間接加強了孩子的自我。不要給他的東西就收起來,不要讓他碰。
淡化孩子的認知焦點,用意在於調和孩子的情感。所以會建議孩子的衣物不要有很明顯的圖案。
大人平和的情緒、讚美,有助於讓孩子更流暢地表達自己,當孩子自己的愛滿足,有信心,這些力量也就能夠支持孩子主動去分享、愛別人。
孩子所處的環境要穩定,才不會影響孩子的情感表達。情感穩定的環境,孩子比較不會畏縮,不會自己嚇自己。
思想~圖像思考、語言、記憶
仔細聆聽三四歲孩子的話,就會知道他們渴望了解這世界,渴望去了解他現在所感受到的,問題源源不絕,『為什麼..為什麼...』而這些問題需要簡潔圖像式的回答,不需要太多的細節,孩子便會去知道相信,以後便能夠理解。因為對孩子來說,詳細而合理的解釋幾乎沒有任何價值,他們無法遵循理論基礎。
關乎生與死,神與宗教的問題,最好透過說故事來回答。第一個七年中,孩子是生活在朦朧的意識狀態下,帶有美麗想像力的童話故是就是最好的教育,包含在童話故事中的圖像,能幫助來子以圖像的方式來掌握道德概念與真理。
聰明過於早熟的孩子往往稜角太分明、太僵化,透過濕水彩畫交融的柔軟正好可以做調和的工作,使他們的心能漸漸地不是匆忙的甦醒,也幫助他們掌握自己的身體。
濕水彩畫,是將圖畫紙浸濕,讓孩子畫上色彩。可以讓有稜有角和過度開發的孩子放掉自己。
模仿與重複~
孩子透過模仿他人(尤其是父母及親密成員)來學習許多的東西,不管有益的或是有害的,孩子都會仿效他所看到和聽到的每一件事情,父母所做的事情,他會渴望去做,因此可以讓他參與一些家事。另外,孩子也會去吸收態度,模仿大人說話的姿態、口氣,因此大人們之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孩子。在第一個七年中,孩子是透過模仿來學習,並且一次又一次重複那些他做得來及聽到的事。
因此父母的一舉一動很重要,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重複模仿的對象。孩子會記住並且模仿,進入情感的部分。父母對物品敬虔的態度,也會讓孩子模仿,學著去珍惜。
身體~吃、穿、睡...等感官的保護。
當天大概有三之二的家長出席,老師將小夏排第一個講解,我也留下來聽聽別的小朋友的問題,以作為我日後遇到問題的參考。
1.小夏:這學期已漸漸地建立生活規律並融入同儕。建議爸媽多給他積極正向的語言,可以讓他有信心持續下去。
2.:個性很熱情,語言表達比較小大人,缺少動力去完成生活規律的部分。建議爸媽用圖像的語言來跟他講,避免有圖畫的故事書,因為圖畫會讓孩子有稜有角,限制在有框的圖像。故事用講的,可以讓孩子進入專注能力。
3.:要孩子愛惜物品,就要建立全世界都愛他的圖像,去造就他的融合感。孩子會挑食,可能是因為之前經驗不美好,或是不喜歡他的顏色或形狀,所以可以為孩子講食物及水果的故事,來建立關係。
4.:因為晚到,所以進教室後會處於觀察的情況,這樣也無法讓孩子滿足享受自由遊戲的時間。所以希望孩子能早到學校。
5.:會常說:我爸爸說.....!所以無法去做一些事情。可能是以前的經驗和父母講太多道理所造成,建議爸媽幫助他進入夢幻,帶著他去做而不是給他一堆規矩,透過圖像語言的方式來幫助他解開執著固執。
6.:要讓孩子珍惜物品,父母在家裡就要帶著孩子進入敬虔,珍惜物品,和這個世界產生連結,讓他感受到東西和他之間的情感連結。
7.:漸漸地看見他勇敢的部分表現,爸媽要多去讚美他的聲音,以鼓勵他發出聲音。
8.:因為妹妹的出現,會想再次尋求愛的滿足。因此建議爸媽多擁抱他,先抱他之後再抱妹妹,帶著他去愛去和妹妹分享。
9.:爸媽的作法要一致,給他清楚的界線,孩子情緒才不會搖擺不定,鑽漏洞。爸媽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討論跟不合,孩子會全盤吸收。還有跟孩子約定的事情就要堅持,不要因為他哭鬧就放棄!他哭就抱著他,這樣會讓他哭鬧的時間縮短。要讓孩子的生命力活躍,不要懶洋洋沒興趣的樣子,建議父母要多帶孩子到野外去跑跑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