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幾天新聞有提到乳房重建的部分。
的確國內重建的比例很低,我想有很多因素。
以我來說,我也是掙扎著要不要重建?
掙扎的原因除了擔心自己還有沒有勇氣去承受手術的風險跟過程,另一方面其實還擔心自己處在觀察期,會不會復發?
有時候我也很羨慕有完整外觀的女人。尤其是看到胸罩廣告,或者是跟老公親熱的時候。
因此我心中其實是有考慮重建的,只是我現在還沒有勇氣!所以我打算等到觀察期過後再來考慮!
台灣的乳癌患者在切除乳房後,有四分之一的人罹患憂鬱症。林口長庚醫院重建整形外科副教授鄭明輝表示,目前有六千多位的乳癌患者僅有5.6%接受乳房重建,遠比美國接受乳房重建的41.9%相差甚多。
在家庭、子女、丈夫的壓力下,讓許多女性對於乳房重建都望之怯步,鄭醫師表示,乳房重建率低推估與費用高、健保及保險都無給付有關。
乳癌患者在切除乳房後,不敢開燈、不敢照鏡子甚至不敢與丈夫親熱等,其心理、生理上所承受的壓力極大。現年七十歲的羅麗容表示,在81年發現左邊罹患乳癌時,後來診斷出為惡性腫瘤而切除,直至90年初才接受乳房重建。羅女士表示,在未接受乳房重建的八年間,以義乳來代替,但她也不諱言的表示,帶著義乳只是外表上看不出來,但是只要一個大動作,就容易移位或掉出。在做過乳房重建後,不僅可以針對左右做對稱,也不會再因為兩邊的不衡,而造成肩膀的負擔。另,羅女士表示,自從乳房重建後,也漸漸走入人群中,也敢游泳、泡溫泉、跳韻律舞了。
乳房重建,目前在長庚所使用的是深下腹動脈穿通枝皮瓣,也是目前最新的技術,但手術時間需六至十小時,需將腹部皮瓣包括皮膚、脂肪連同供應營養的動靜脈轉移至胸部後將其血管以顯微手術與胸部血管連接。通常腹部會有三十幾公分的傷口,比剖腹產的十幾公分多出許多。
此外,乳房重建又分為立即性重建及延遲性重建,而立即性重建是指在手術切除後直接進行乳房重建,但健保不予以給付;而延遲性重建則是在乳房切除後,隔六週至三個月後再接受乳房重建,而延遲性重建僅給付疤痕攣縮放鬆手術部份。鄭醫師表示,甚至有患者在隔三十年後才來做延遲性重建的。另,若過瘦的女性,若願意等的話則須先增肥二~三公斤再做此手術。
立即性重建的患者能減輕心理的衝擊,但延遲性的患者卻要感受失而復得的心情。而乳房重建的費用,義乳植入約8~15萬,而自由皮瓣方式〈顯微手術〉約15~18萬。鄭醫師表示,若植入鹽水袋的話,其大小並不會隨著體型變胖而有所改變;但若使用自體脂肪移植,雖然價格較高,但其大小可隨者體型的變化而跟著變化。
重建後乳房在觸摸時仍有感覺,但在乳頭、乳暈等部份則無感覺。乳癌患者會接受乳房重建的原因,除了不需要穿戴義乳外,最主要是為了減少身體狀態心煩,鄭醫師也進一步的表示,在乳房問卷-乳房重建及相關因素探討的報告中,重建後的生活品質的滿意度也重4.9提升到7.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