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資料來源:善美真娃得福親子文章。

培養意志 - - 培養具有目的的意志。

藉由發自內心的慾求及想像力,以促使孩子自主性的活動,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具有目的的意志。現在的孩子們不像過去可以在原野、巷道裡自由的玩耍,取而代之的是循著大人所鋪設的軌道學才藝、上補習班。如此當然無法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及毅力。

魯道夫‧史代納曾特別提醒我們,不要犯犯了教育上重大的『錯誤』--未了解兒童本質,而誤認為是尊重兒童的人格,必須以和大人相處的方式來對待孩子。孩子們的靈魂及肉體都還在發展,其力量與狀態和大人完全不同,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本質的不同後,再來施予教育。我們必須先糾正『孩子就是小大人』的錯誤想法。我們的大人常會想到為了教導孩子人生重要的事,並孩子意志好的影響,而常會嘮嘮叨叨的說『不可以這樣』、『去作那件事』,大人這種態度就是侵犯孩子的人格。或者有些人則相反,讓孩子要做什麼就作什麼,不給予任何指導,放棄了『教育』的責任。

不知自何時起。我們開始擔心學生們不積極、不關心、不專心、不忍耐、不負責,也就是所謂的『五不主意』。他們被稱為無趣、冷漠的一代。人類原該滿足於由生物體內自然湧出的生之力量,然而這股生之力量、生之意志,其跡象似乎已逐漸在變淡。
自然界裡,早上隨著太陽的升起,花開了,小鳥也理好羽毛。動物們也都紛紛睜開眼開始活動了,人類照理也不例外。但在就學學生當中,常有些人早上起不來或不想起來,出現拒絕上學的現象。

這種現象最早也要到了上小學才會發生,大部分則是在進入青春期的中學時代才發生,幼兒期幾乎無此現象。幼兒隨時都在做事,除了夜裡。早上一睜開眼睛,就開始做事,這是非常平常的事。除了肉體成長所擁有的能量外,幼兒同時也自然流露出純粹、不受拘束,想主動和外界有所接觸以迎向世界的意志力,這是幼兒自然的現象。

幼兒肚子餓時會哭,想要吃母奶。為維持生物體而需攝取營養的生理需求,合議制有直接的關係。培育孩子知道如何驅使生物體所擁有的意志力,作其想作的事,經營豐富、創造性的文化生活,是教育上的一大要題。
魯道夫‧史代納認為:『身為人類,為使靈魂能和諧的發展,七歲前就必須培育『意志』的基礎,14歲前培育『感情』的基礎,而21歲前則培育『思考』及『判斷力』的基礎。』
幼兒期若因大人嚴厲的管教及不斷地干預妨礙幼兒所擁有的意志力,如此便無法培育意志。孩子們就會成為死氣沈沈且不像孩子的孩子。
在幼稚園裡接受老師各種指示,回到家後去上才藝班、課業輔導班的孩子,其意志已被扭曲,由於意志無法充分的自由發揮,就可能成為死氣沈沈、消極的靈魂,或者成為飆車族,或者發生校園暴力、家庭暴力。

七歲換牙前的幼兒是以全身的感覺去接受周圍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全身都是感覺器官』。孩子一一地對應其感覺的體驗,並以意志來反應。爸爸彈鋼琴時,孩子也會想彈鋼琴。最愛的爸爸在彈琴,除了因為模仿的原理外,孩子的意志也發會作用,驅使自己也想彈彈看。媽媽打開水龍頭洗碗,孩子也會想碰碰水,用水來做些事,然而大人看來就變成在搗蛋。
幼兒全身洋溢著意志,想和世界有所關連的想法。和世界有所關連、和人有所關連、和物有所關連是意志的作用。我們若不理解意志的本質而對孩子施以教育的話,孩子會被我們教壞。但孩子若處於大人常囉哩囉唆、插手管事,得不到自由的情況下,就會變的很被動,對周圍不感關心。眼睛雖然看到,但卻心不在焉,這也是無法真正的看見;被指正時,若心不在焉,也無法真正聽的到。即使身體再健全,若不能發自內在意志,去對外感到關心而與內在認知結合,也無法真正的看的見,聽的到人類經由感覺器官而與外界有所關連,在此必須要有『意志』的活動。最近成為園裡話題焦點的孩子,因心理因素而看不見黑板的字,聽不到老師的話,大概都與意志活動有關吧?
那麼如何才能給予孩子好的影響,使其意志活潑起來呢?魯道夫‧史代納曾在華德福學校創設之際,為研修的教師們演講『一般人類學』,其中詳述了人類意志的秘密。他曾說:『感情是掌握意志的關鍵』,而感情也是即將表現出來的意志。孩子在無意識中驅使著作為感情的意志,相對於此,大人以意志來回應,而必須以激起孩子的感情發生作用作為生活考量。』
當大人持著新鮮的感動及喜悅,過著規律的生活時,孩子們在其身旁,心懷喜悅且自由的模仿大人時,意志便由此萌芽。

(學校的作法)
經過一定時間後,老師會搖鈴。收拾的時間到了,遊戲和收拾都是『配對』出現的。有遊戲就有收拾,一開始也許會很辛苦,但孩子們將由此養成玩過遊戲後,一定要收拾的習慣。在此老師也必須示範給孩子看,孩子們慢慢地變得也會自己收拾。隨著孩子們漸漸的習慣,散落一地的玩具,收時候會比老師所預期的還乾淨。此時老師並不需要求孩子作這作那的。而收拾也可作為遊戲的延伸,如:麻煩『乾洗店』折洗好的衣服或請『運材車』搬木頭。發揮遊戲的想像力,交付其工作,如此孩子會在遊戲中收拾乾淨。躺在地上的動物們會回到原來的動物小屋,牛回牛棚,馬回馬廄,雞回雞舍,娃娃回到自己的棉被中睡覺,水果也放回水果籃。之後椅子會被圍成圓形,進入下一個保育活動。
幼兒期的孩子,必須順著內在的規律,培育其對秩序感受性。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