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說明:美麗的台大醫院一隅。醫院不再冰冷枯燥,創造讓病人舒適的空間是個趨勢。
這趟三天兩夜的住院行,我見識到了第一志願的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的現實面。
就因為是台灣的最高學府,就因為高高在上的第一志願所在。
我相信很多病人跟我一樣,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此。
因此辦住院的時候,整個等待區堆了很多病人準備辦住院的物品。
看得出來病人也來自台灣的各地。大家應該都希望來這裡解決生病的痛苦吧?
因此不管是住院,開刀,抽血,X光...等各項檢查也都是滿滿的排隊人潮。
我相信這樣大的工作量,是很難讓從事醫療服務工作的人臉色和悅。
甚至為了加快工作效率,而態度很差。
這樣的心情,我可以理解。
不過誰願意生病來到這裡受這些苦呢?讓這些醫療人員忙進忙出的呢?
我相信沒有人願意。
要不是這些病人,也不能讓第一志願的醫院累積治療經驗,甚至進行更多的研究計畫。
要不是這些病人的支持,第一志願的醫學院能夠繼續維持光環嗎?
醫院,醫療人員跟病人間的關係應該是互利共生的。
第一天住院因為我沒帶攝影片子,被醫師咄咄逼人及撇清的態度搞的很不愉快。我的手肘還因抽血而淤青一大片。
我並不想去批評,我只是希望醫療人員能更體諒一下病人。
病人要承受身體的病痛已經夠苦了!請不要再給他們臉色及這樣痛苦的醫療檢查。
幸好病房的護士都很親切,雖然忙得焦頭爛額,還是詳細地為我解答。
幸好乳房攝影的技術員也很體貼,雖然疼痛難耐,雖然濕冷的氣溫,讓只穿一件單薄檢查衣的我發抖。
但他輕聲細語,盡量動作輕柔,幫我圍上衣物,還幫我將不合尺寸的檢查衣貼上紙膠,讓我不用擔心走光。
這些我都有看見,跟老公分享我的住院過程的時候,他也喟嘆似乎一屆不如一屆。
我相信這些檯面上的名醫還是光環依舊,只是支撐名醫光環下面的這些人事物,似乎隨著時空越來越沈重。
在開刀房外走廊等待的時候,我看見天花板上的這幾個字:用寧靜心,面對困境。
這句話真的簡單,有力。很正面的鼓勵生病的病人。
我在等待的一個多小時時間內,也有很多病患跟我一起等待。
其中有一對母子遠從嘉義上來動眼部手術。媽媽大概七八十歲,兒子約五六十歲。
那個老阿媽已經開完刀推出來休息,護士小姐告訴等待的兒子說:
等一下你們就可以走了!要記得明天早上八點到新醫療大樓的十幾樓報到,醫生要幫妳換藥。千萬不能遲到哦!醫生可是很忙的。
那個兒子錯愕的口氣問護士說:阿?那今天不能住院阿?我們從嘉義上來的。
結果護士小姐說:你已經批完價了,就可以出院。門診開刀不用住院,你們可以去找親戚或旅社。
兒子跟媽媽聽了之後,靜默一會兒。兒子怪媽媽沒跟醫生講,媽媽跟兒子說說我以為你有跟醫生講,兩個人開始傷腦筋。
幸好後來有找到台北的朋友可以暫宿一晚。不然真不曉得眼睛剛開完刀的阿媽該去哪裡休息?
除了這一對母子之外,我聽見一位醫生出來跟病患家人講話。
醫師說:病患要動骨科的手術,因為病患的狀況比較不好,可能開刀後需要到加護病房修養。
但是目前加護病房已經滿床,所以希望病人延後開刀。
這兩個例子,讓我感受到大醫院的現實及病人的無奈。
我跟老公開玩笑說:要建立台北的親友通訊錄,如果被醫院趕出來還有地方去。
像我住院這幾天都有遇見張教授巡房,可惜都是匆匆一瞥幾句問候就走了!
反倒是張教授團隊下的跟診醫生及護士,比較有時間可以回答我的問題。
醫院的資源是有限的,醫生的時間也是有限的,但是病人的病痛也是不能等的。
在這樣的狀況下,我覺得病人應該自立自強。
不只要瞭解紀錄自己的病情,收集資訊,更要掌握住每次看診巡房的時間。
畢竟大醫院的醫生真的很忙,如果妳沒有先準備好問題,他並不會主動告訴你所有的資訊。
所以為了自己的健康,要主動當個認真積極的病人,這樣才符合新時代的變化。
- Apr 05 Sat 2008 14:16
『住院心得』病人要自立自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