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生病了,你會選擇「經驗老到且病患眾多的醫生」還是「年輕且勤於進修的醫生」?
我想不管你選擇哪一個,理由都應該非常充分。
但是你可能會因為選擇的不同,而走上不同的治療及診斷,結局也因此大不相同。
我身邊有兩位朋友就是如此。
L君懷孕後不久就流產,流產後才發現自己的卵巢長了3公分大的肌瘤。
在當地區域級醫院找上「經驗老到且病患眾多的醫生」,沒想到醫生一看診就幫他安排開刀及住院。
這位名醫說:一定要開刀拿掉卵巢,不然會影響生育。L君因為沒有心理準備,決定回家考慮後再決定。
回家後朋友介紹到另間新開的醫院檢查,醫生說:現在有新的儀器可以處理,不用拿掉卵巢及住院。
而且治療後不會影響日後的生育能力。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個醫生?
另一位H君則是剛懷孕,在婆婆及朋友的介紹下到當地著名的婦產科診所產檢。
醫生說:在他靠近子宮口有一顆很大的畸胎瘤,恐怕會壓迫小孩及影響生產。以後可能要剖腹生產。
我問H君說瘤多大?他竟然一問三不知,說醫生沒告訴他。我馬上勸他到大醫院的婦產科檢查。
在醫生超音波檢查下,從螢幕明顯看出瘤的大小,而且不是畸胎瘤而是子宮肌瘤。瘤的大小不至於影響生產及小孩生長,而且在這次檢查中發現小寶寶的性別。
H君也在這次檢查下發現,光是儀器及診斷就落差很大。因此也認真的重新考慮產檢及待產醫院。
舉這兩個例子,不是為了質疑醫生的專業能力及判斷,而是告訴你必須要有自覺及判斷力。
相信肯定醫生的專業,但是也要充實自己的醫學常識,以做出理性的判斷。
畢竟醫學的知識及治療是日新月異的,如果醫生沒有持續的進修,雖然還可以應付一般的病患需求,但是卻容易陷入自我的主觀判斷中。醫生實際的臨床診斷經驗雖是買不到的珍貴知識,但是生技及設備的快速發展卻也將醫療推向另一層面,醫生的診斷反而更形重要。
以目前的藥品來說,種類及功效都非常多。現在老年人口增多,家中老人家常常同時看好幾種病症。
像我公公就有氣喘、高血壓及B肝的問題。如果你以為只要準時看病檢查拿藥就好了嗎?
我們這次陪他看診後,才發現原來有很多問題。譬如高血壓的藥會傷肝,氣喘的噴劑的使用方法錯誤,甚至醫生還開負作用比較多,幾乎已經不用的老藥品。
現在健保沒錢,醫院為了自保,幾乎都使用便宜的藥並且規定醫生每個月"業績額度"。許多醫生迫於無奈只好使用效能較差的便宜藥或是只開簡單的藥應付。除了健保的無奈之外,最怕的就是遇到懶得進修只顧賺錢,用藥及醫學判斷早已不及格,卻還是披著專業光環繼續"草菅人命"的醫師。因為這樣的醫師反而造成醫藥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延誤了病人的最佳治療時機。
所以看病其實不是很簡單的事,應該要多花點時間去收集相關的醫學常識,甚至去探聽醫生的品質,看診前將就診的問題及目前用藥資料準備好,看完病後翻翻藥典,有問題趕快詢問醫生。
如果可以的話,替自己的家人找一個認真並持續進修的家庭醫師。
像我就習慣帶小夏看不同的診所,也將處方簽拿來研究。你會發現一個簡單的感冒,不同的醫生就有不同的藥物搭配,裡面不乏下重藥未考慮病患的醫生。我並不迷信名醫,也很支持年輕醫生,但是我更支持有良心,真正為病患著想的醫生。
雖然邱小妹事件後,對於醫病關係打擊很大。但是我認為還是有許多好醫生值得大家支持鼓勵。畢竟好的醫病關係是正相關的,對醫生是鼓勵,對病人更是受益。我很幸運,有一位有耐心又認真的家庭醫生可以諮詢。(謝謝你
總是不厭其煩的回答及解決所有醫葯相關問題。)我寫這篇,只是希望大家好好正視自己的就醫權益,幫家人找個好醫生。
- Mar 31 Thu 2005 11:37
家"友"醫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