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周都密集在面試英文家教,結果面試越多越有一些感觸。
首先是大學生來應徵面試的,幾乎都大目前兒子十歲以上,應該說是八年級生。
我發現來應徵的外語科系學生,他的教學及思考方式還是很台灣。更詳細一點講是他的英文思考方式是用"中翻英"的方式來對話,而教學也當然是很制式的教材,背誦,複習跟考試。提到自己的英語能力,聽說讀寫不太敢很有自信地說自己的英語很好!其實整個反映出來的就是他成長過程中學習英語的方式。
因為我們也是這樣走過跟學英語的,所以可以理解他也是會走這樣的模式。
有出過國的,尤其國外待越久的老師,你會發現他的費用越高。光是教法跟發音的正確性,甚至自信的程度都有明顯的差距。
應徵過越多老師之後,我越了解我想要的到底是甚麼樣的家教?我也從這些人身上看見未來孩子有可能經歷的或者得去面對的部分。
我跟兩小說等到肚子裡的小樹讀小學的時候,你們已經讀大學。有可能也會跟這些哥哥姊姊一樣出來找打工的家教來賺取收入!你看他們都想增加收入,但是那麼多封的應徵信,爸爸媽媽不可能有時間每一個都請他來談,所以這時候呈現給人家看的書面履歷就是得到機會的第一張門票。如果換成是你會怎麼挑選呢?是不是成績比較好或者學校科系比較好的比較容易得到機會?
其實我並不是鼓勵她們學歷或成績至上,我只是剛好利用這個機會告訴她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得先取得門票才有機會展現能力。也因此我也跟他們說雖然家教比較貴,但是我們現在是投資他們的未來,希望他們好好把握機會學習,這樣才能給自己儲備比較好的能力。
另外我覺得有機會還是要讓孩子出國去讀書或者工作一段時間。一直留在向下沉淪的漂流之島,只會限制自己的眼界和想法,要跳脫現在的環境也才能給自己更多的機會與可能。所以我都跟兩個孩子說語言不是只用來考試的,而是要拿來用的,因此要好好學!
其實生活能力也可以成為以後謀生能力的一部分。所以從小我就沒有給兩小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我要她們跟著做家事,甚至參與烹飪。就是希望增加他們的生活經驗與觀察力。具備基礎的烹飪能力,我指的包含會上市場採購,而且懂得挑選及配菜,甚至廚房刀具使用,菜餚洗切配、下鍋烹飪到排盤出菜..我想要從事簡單的餐飲業是沒問題的。而家事能力也是很有學問的,光是打掃的流程,清潔的方式,都得動腦筋去想才能將事情做好!我還是相信孩子的基本能力須要從日常去養成,人生不是只有讀書跟考試而已。
- Jan 24 Fri 2014 14:02
找英文家教有感而發。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