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夏哥哥開學進入第二天。
我覺得老師是有系統地引導孩子學習語言。像是談到夏天,就讓孩子閱讀關於夏天的文章,一起討論關於夏天的印象。
老師都會準備剪報讓孩子閱讀三次並圈詞寫一遍,而剪報的內容都是國小小朋友寫的同一個主題文章。
隔天要孩子寫一篇100個字以內的作文,題目就是我最喜歡吃的水果。
我覺得寫作文對小二的孩子是一個挑戰。不過作文跟音樂藝術一樣也是一種自我完成的過程。
你可以用很簡短及很長的文字表達同樣的東西。
我平時並沒有念文章或故事給孩子的習慣,所以可以感受到孩子對文字的陌生。
因此我開始跟孩子玩聯想的遊戲。從相關的單字聯想在加上長一點的句子。
我先問小夏哥哥你最喜歡吃的水果是什麼?他說是百香果。
我就拿出一棵百香果放在他的桌子上,我問他百香果長甚麼樣子?他像甚麼?聞起來怎麼樣?理面跟外面長怎樣?
藉由一個個的問題討論慢慢地開始寫作文。
很有趣的是他認識的字不多,所以都得我寫給他看,然後他依樣畫葫蘆。
孩子果然是孩子,寫沒幾個字就開始坐立難安,他還很堅持在寫作文前要先在上面畫百香果。
一邊寫一邊數數看寫了幾個字,而且他還覺得作業本太單調,所以每寫一行他就塗一排顏色。
(我自己在心裡偷偷想這樣塗顏色,恐怕無法被正規學校接受吧?結果兒子說老師看得很吃力,眼睛都花啦!)
這樣陪他寫作業大概得花上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得一邊引導他一邊跟他討論內容,標點符號,甚至怎麼寫比較好?
我的感想是孩子回家後的這一塊得多花心思,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會在寫作業的時候出現。
在他還小的時候陪他一起面對一起去解決問題,總比長大後花更多心思還矯正不了好。
我也發現不管是作文,美術跟音樂的藝術課程都需要豐富的生活經驗。
沒有豐富有熱情的生活經驗,孩子很難有共鳴,甚至創造出動人的作品。
而這部分也是需要家長老師當模仿對象,身邊有熱情活力的大人,孩子也會感受到那份動力。
升上小二,學習除了動機也得有熱情。
還是一句老話:孩子的成長,爸媽不能花錢了事。父母得帶著孩子一起感受去認識這個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