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加這分類是希望自己勤奮一點,將自己買來堆的書好好看一看並做出重點。
畢竟老是當趴趴熊媽媽不是正確的示範,偶爾也要起來動一動吧。
這裡指的一歲兒,是指一歲以上小於兩歲的小朋友。可能也適用於八個月以後的吧?
好啦!廢話不多說,開始寫寫重點。
**特色:
1.這階段又稱為用腳思考的階段。因為會走路了視野也大大不同,對週遭一切充滿興趣,只要醒著就會動個不停四處探險。
2.隨時被東西吸引,就會努力用身體及四肢來拿取物品,對環境刺激很敏感,既好奇又容易分心。
3.喜歡抓住東西就丟或將東西全部拿出來。
4.喜歡模仿大人的動作,希望自己可以像大人獨立自主,開始表現自我的主張,喜歡自己來不要大人幫忙。
**說明:
這時期主要在發展大肌肉,較精細的手指動作還不純熟。開始統合以往的各項動作,更根據過去身體累積的經驗,發展出有自我意識的行為和動作,例如:蹲下撿東西、墊腳尖..。從新增的行動力和自由運用肢體的體驗中,讓他嘗到獨立及探索的樂趣。因為視覺及聽覺的環境刺激,引發幼兒的興趣,促使他往物體移動,也藉此發展他的肌肉,並將他與物體接觸的經驗存入大腦,需要時再利用。在經驗及資訊累積中發展出智慧及各項能力。因此"運動"對這階段的幼兒非常重要!如果限制他"運動",等於阻斷他的學習機會。
**父母怎麼作?
1.為他佈置個安全的家,留意他的舉動是否危險?給他練習的機會並鼓勵他練習。
2.了解孩子的個性及發展特徵。如果你能了解孩子伸手搶湯匙只是為了想自己吃,就不會氣她將食物弄得滿地。
3.保持時間彈性,盡量配合孩子坐息來安排生活。
4.巧妙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很短,容易轉移,可善用這項特質來化解爭端。
5.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及耐性,放棄「有效率」的念頭,因為「催促」不會幫助孩子快快長大。放輕鬆才能有時間去分享孩子的成長喜悅。因為孩子喜歡重複的天性,使得各種能力及技巧有機會在反覆練習下,變的更純熟。也因為好奇,不斷藉由各種方式來探索環境,來幫助孩子瞭解世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