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在youtube影片中看見這一篇中天新聞的報導。
標題就是憤怒的鳥時代。


因為現在的年輕人,出生在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但是誰知道長大後台灣的環境改變了。
過去的四年級到六年級的世代,雖然小時候生活不算優渥,但比七八年級幸運的是還有見證到經濟繁榮的時刻。
懂得守成把握機會的人,在那波往上衝的經濟繁榮期創造了不少財富,也因此造就了更多資本家,讓資源更集中壟斷在這些人手裡。
而從小就過好生活的七八年級生,除了啣著金銀湯匙出生的有錢富二代外,其它人都算是先甘後苦的一群。

報導中的主角和他父親一樣從事於當司機的工作。
但是兩個人的整個就業的環境與薪資的差異卻非常大。
爸爸不是大學畢業,但是當年隨便賺一個月都有幾十萬。
而兒子呢?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只好接受人力派遣公司的工作,不管作的再久工作權沒保障,連薪資都不超過三萬。
甚至裡面有提到許多人大學畢業工作了十年,薪資一樣超不過三萬。

前天在麥當勞翻到一本在講全球貧富差距的雜誌。
現在已經是走向"富更富,窮更窮"的時代。過去的時代還可以寄望於努力讀書,然後可以擺脫貧窮的命運。
但是在考試的競爭及推甄的比賽上,更可以見到貧富差距的落差。
有錢的人可以投資孩子的教育,所以考試成績跟才藝比賽的成果就比較好。那沒錢的人呢,就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天分。
許多國家都陷入這樣的問題中,因為貧窮沒有財富可以繼承,那世世代代繼承的幾乎是債務,根本無法翻身。

當父母的已經身陷養家活口的困境中,更別提有多餘的資金可以去投資孩子的教育,甚至讓自己可以創業改變經濟困境。
所以菲律賓,這個以勞力人口輸出為主的國家,人民早已認清政客靠不住,要活下去得想辦法。
在國外一個月的薪資,可以抵國內好幾個月薪資,即使借錢也要趕快去跟貪腐的官員打通關,早點出國賺錢才有機會。
其實台灣也跟菲律賓差不多,哪邊有工作機會就得跟著到那邊去。所以身邊有不少五六年級生的朋友,幾乎都是過著候鳥家庭的生活。
在這個時代還有工作機會,並且是正職的工作就算是好的際遇,許多年輕人根本連這樣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啊!早個幾年出社會的,即使工作不是很滿意,也不敢隨便換工作。因為外面有太多有能力有想法,價格低的年輕人正等著卡位。
偏偏現在的企業也都鼓勵優退,甚至無薪假跟裁員是普遍易見的。所以在還有穩定工作的時候,也得居安思危為未來的生涯另作規畫。

過去的時代嬰兒潮的需求帶動了經濟的起飛,但現在人生的少市場需求下降,產品周期的壽命也大幅縮短。
老闆也是不好當,市場的競爭更是一片鴻海,老闆得錙銖必較的微利時代已經到來。
所以在用人上更是希望可以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因此前幾天看見一個新名詞:乘法人。而這樣的人才缺口是越來越高。
甚麼是乘法人?它們能融合兩種以上的能力,創造出新價值。可以改造老舊行業,創造新需求,闖出新行業。
其實這樣的人在以前就已經存在,過去小型企業盛行的時候幾乎都是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所以可以在這樣的工作中學到不同的東西。
但是後來隨著分工越細,還有整個教育環境跟社會趨向分工分職,許多畢業的學生無法接受這樣的工作,因為一份薪水只能作一分工作。
話是這樣講沒有錯!但隨著年紀越大越覺得能力是該多累積及培養的,除了自己花錢去學習之外,像這種感覺吃力不討好的"多餘工作"也是種歷練的機會。
甚至得培養相關或者完全不同領域的專業,才能再造另一個生涯高峰或者生活收入。

我以前剛進一家上櫃公司,雖然是股務助理,但作的工作也是超雜。不只得幫忙管理部的行政,還有人力資源的所有事情,財務部的零用金,甚至對政府機關的網路申報,幾乎都是我包辦。當時我也是作的很痛苦!會抱怨會生氣。
但後來我轉念了!我覺得我應該要學習把這些事情作好!這些事情雖然煩瑣討厭,但全公司也只有我會,那我的重要性就會增加。
機會其實是需要去創造去把握的,透過多作事情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發現自己的其它可能發展。

過去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時代應該已經過去,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不能只憑一紙文憑就可以從天上掉下來工作。
不能只會讀書,只會管好自己分內的事情就好。還得有更多的生活能力與經歷,最重要的是要有樂觀積極的態度,才能讓自己的眼界不一樣。
我還記得那本雜誌中有一篇洪蘭寫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這個時代的一些看法,開頭是針對苗栗一個大排長龍繡學號的新聞,他覺得不可思議。
為什麼沒有人去跟校方爭取寬限期?那為什麼不自己動手繡繡看?
他也提到母親對他們的生活能力要求,也因為這樣讓他在美國求學時,憑著切肉絲的刀工贏的社區烹飪課的講師資格。
我想現在的人最缺乏的就是動手的能力,還沒試試看就先說"我不會"!沒有人一開始就會的阿,但如果不踏出第一步去嘗試,那就永遠不會。
其實我覺得當父母的這一代也得負起一些責任,或許是出於"愛",應該說"疼愛",所以剝奪了許多孩子學習摸索的機會。
一次兩次嫌孩子作的慢,或者怕耽誤他讀書寫功課,就全部父母包辦做好,時間一久孩子也習慣當一個茶來伸口飯來張口的少爺公主。
但在家裡可以當少爺公主,出去外面讀書跟工作呢?當然就得重新適應。有的適應不良的或者父母心疼的,就乾脆躲在家裡當尼特族或啃老族。

雖然現在是令人無力的鳥時代,但是還是有許多新的行業跟新的需求在等待新時代的人才。
是要當憤怒的打玩豬就消失的小鳥?還是當一個聰明的小鳥可以在夾縫中生存?我想這個答案只有自己才知道。
我也在想要怎麼在這樣的鳥時代教出可以在未來生存的大人,而不是培養出只能在溫室中存活的花朵!
當父母得面對這樣的矛盾,到底該將努力打拼的成果給孩子過優渥的生活?畢竟家庭成員的生活品質是工作的動力。
還是趁現在還有薪水領的時候,大家苦一點存筆退休金跟創業金給孩子呢?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則。

相關資訊:

商業週刊-乘法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2.php?id=16335&t=20111214114538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