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這條路果然有許多事情是課堂上學不到的,尤其是當老闆創業這件事情。成功與否偏偏又跟學歷無關。
當你剛畢業開始累積工作經驗與人脈,慢慢的都會萌生自行創業的念頭。
畢竟當工作資歷及工作職稱,甚至薪水都以達到一個程度之後,這樣的念頭只會越來越強烈。
偏偏創業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雖然很多人都會以過來人的身分勸你告誡你,但是自己沒有經歷過就會想試試看。
以我們創業的西醫診所來看,地點的選擇就是一門大學問。
偏偏健保的點值又會因為不同的區域及科別,甚至新開業而有不同的給付。
以診所這種得開門""病人上門的型態來看,大家都會想找人數多比較熱鬧的地方。
可是這樣熱鬧的地方,往往也代表其他行業的進駐,甚至早已開了許多家診所。
以中部的診所設立來看,困難度又高一層的原因是得將建物的使用規畫及消防考慮進去。
不符合建管處規定的,就得再花一次錢請建築師或者其他方式變更成可以當診所使用。
因此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好像不錯的地點,結果簽約之後才發現原來房子的使用空間有問題。那就只能選擇花錢花時間等變更過?我有聽過等半年還沒過的..
或者只好繼續找符合法規的店面,也因此我們找點花了很多時間。
為了怕房東一直漲價,結果我們買了店面,這也是一大錯誤!因為用租的好處是可以遷移,暫時不會把資金綁在房子上。
就是因為這樣錯誤的決策,讓每個月多了幾萬元的房貸,反而成為現在揮之不去的惡夢。
那選擇新房子就沒問題嗎?錯!得看當初的建築圖面。
很多新蓋透天採門前停車的,多是將停車位規畫在一樓空間內,或者是有加蓋的空間,這些空間都是不能使用的。
如果診所內要設立藥局,規定至少得有六平方公尺的空間。而這些都是衛生局審查的時候會要求的。

因此越後面開業的,要面對的規定更多!而這也造成了要找到適合地點開業的困難度。
而地點好,相對地租金成本及購屋成本也很高。城市又比鄉下的人事成本高。
除了成本的考量之外,還得考慮市場的消費型態。這點是我們最失敗的原因之一。
因為當初以為人口數高達二十幾萬的市郊鄉鎮,絕對可以支撐更多診所!
那就錯了!因為我們沒有看見這個區域客的素質與消費習慣。
我們沒發現這裡的商業活動主要是以便宜,吃到飽為主。我們沒發現許多精緻的連鎖餐廳根本無法生存!
而當地的民眾多以喜歡便宜大碗,不計較品質的心態為主。
是我們撐了一個月才發現的!而今天跟開設護膚的鄰居聊,他也是說這邊的客戶就是這樣,他可以撐下去全靠之前在外地的客戶。
他跟我們說素質高的客戶,除了金錢收入有一定之外,他也能接受相對的服務價格。
我們發現本來只收部分負擔的50元期間,病人大概有十幾個。等到免掛號費的紅布條拿掉,有時候一天還不到五個人,來的也都先問有沒有優待?
就因為這樣我們才發現這個市場的消費型態就是這樣,他只要便宜、快速、甚麼針劑藥膏抽血檢查..能送的都得送。
因此在撐下去也大概只能流血削價競爭,我們的備援資金又不夠,面對這樣的市場型態,止血停損是必要的,更不用談其他的想法了。
(後來發現是整個大環境的變化,讓中產階級小家庭的收入因為物價膨脹而銳減,所以是整個市場都得走低價消費的薄利競爭。)

除了地點選擇,市場消費型態的錯估之外,還有就是忽略了診所的淡旺季。
從整個裝潢完成到開始營業的時間,已經是診所的旺季尾巴,所以開幕不久人數就開始往下掉。天氣越熱,感冒的人數也會越少。
除此之外就是診所的曝光度不夠高!行銷的方式選擇派報,派了二萬份,派的地方雖然都是人口密集區,但是也是大量診所聚集地。
結果就是來的病人還是不多!但當地以透天為主的居住型態,也的確是會去信箱看信,因此派報的選擇沒錯!只是錯估可能的市場來源。
雖然開業的地點是大樓店面,附近有三個大樓社區,雖然回診率很高但優惠期一過也是沒人。所以也錯估社區大樓的市場。

另外就是沒有管理員工的經驗。根本不曉得自己負擔的員工成本太高!每個月一個藥師加上一個護士得花費將近九萬多的薪資。
.........還有太多得檢討修正的地方,但這真的是沒開過業的人壓根沒想到的。
偏偏有很多相關人士會給你一些建議,而這些建議卻不見得適用每個人。有時候還因此多花了冤枉錢或多繞了一圈。
光是地點,裝潢程度,跑流程會遇到的問題,廣告行銷.....箇中的酸甜苦辣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
開業真的是門深奧的學問啊!付了門票的慘痛經驗之後,希望自己還有機會再重新起來。
當然也慶幸自己還有機會可以選擇甚至重來,而這些經驗也希望可以給孩子一個借鏡。
創業!還是要趁早進行!這樣才有機會重新再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