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決定學校之後,學校給了我們一些資料,有需要填寫的基本資料,有開學需要準備的東西。
我看見這個給家長的一封信。主要是學校希望家長和孩子可以在開學前可以開始調整。
我覺得這個內容寫得很好!點出不少現在家庭遇到的問題。
而這些規律的建立其實不只是小學生,應該說是從幼稚園開始就得每天每天的琢磨及建立。
我覺得建立家庭規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父母得陪著孩子去做的,我們家就常常作不到阿!
因此我把這封信的內容分享出來。希望給各位當家長的一起努力。

給家長的一封信:(文章來源:豐樂實驗教育機構)
老師的話:遲到的孩子有很多東西沒學到,肢體也沒有幫助心智活絡起來。

在教育工作上,台灣父母最大挑戰之一即是為兒女建立規律的家居生活。有些父母雖然準時下班,但是回到家還有很多事要忙,或者有好電視想看,等忙完或看完電視已經很晚了,看著孩子還沒睡,就開始生氣或指責孩子吵鬧要父母陪,不肯獨自先睡。其實,一樣的道理,真的不是他[不肯],是他[不能]!他還小,他很愛你,他真的需要父母陪伴!而這些抱怨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肯起床的父母也常抱怨孩子不愛吃飯,或一頓飯吃很久,或邊吃邊看電視....。
父母的角色的確難為!父母必須為孩子改變自己甚至犧牲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情緒好壞,工作,學習以及思想能力靈敏與否....,睡眠深深的影響我們身心靈成長。當孩子沒睡飽,他的情緒就容易產生吵鬧,過動,愛哭...等困擾。我們很心疼孩子,因此特別就日常的上學困擾與家長共同切磋:

1.太早或太晚來校或離校,特別是遲到及晚歸的孩子容易在群體中產生疏離感。

2.遲到的孩子難以進入團體,難以專心學習。
就團體動力發展而言,孩子每天都需要有暖身的時間,需要慢慢的開始與同儕交誼,進而形成團體...。當團體形成時,團體自然會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這時,想要參與團體的任何一個人就得多花力氣才能擠得進團體;但是一般遲到的孩子會比平常較沒有力氣,會變得很不好意思,若要他再花力氣,實在太難了。然而不能進入團體的孩子通常也就很難專心學習。

3.陪伴孩子早睡,不過度隨孩子的意願行事,讓孩子知道學習早起上學,不遲到是父母與兒女共同的職責。

4.不晚歸是孩子學習[適可而止]的根本,上了一天課,孩子累了需要休息,如果孩子不回家還想玩,父母老師要幫助孩子[適可而止]以儲備明天的精力。

5.儘可能簡單,平凡的生活,不要看電視,玩電動,不要到大賣場,百貨公司;盡可能不要邀一群孩子來家哩,或一群孩子去別人家。孩子的穩定成長需要的是簡單,平凡,不是興奮刺激的生活。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