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在中國時報看到好幾篇寫節約的。
我覺得這個主題,不應該再侷限於節約的行為上,而是要從很多方面來看。
我還是贊成從最基本的心靈改革做起,由心出發去過不浪費,簡單的健康生活。
光是這類的主題,我覺得應該可以闢成專區討論。
所以我就將我家宅老爺的,跟我寫的文章另闢分類,希望跟大家交流想法。

這次我要講的是DIY。
最近想要開始教導兩個孩子衣服的整理及折疊,但是我們家目前的櫃子太高,他們拿不到。
所以想要添購有抽屜的矮衣櫃,讓他們開始學習。
為了節省費用,我們在IKEA家具店搬了兩組特價的三抽衣櫃。
這幾天利用空檔組裝,一開始因為不熟練,所以第一個衣櫃花了三個多小時才完成。
結果熟能生巧,第二個衣櫃不用一個小時就順利完成。
小綠也參與我們組裝的過程,雖然幫忙不多,卻也很有成就感。
老公也利用剩餘的保麗龍做出孩子的洗澡玩具。



我相信這股自己動手的風潮正慢慢的延燒中。
除了流行自己帶水杯、水壺、環保筷外,現在也開始盛行自己帶便當。自己帶便當,既健康又環保。
為了節約省錢,大家將大車換成小車,小車換成機車或腳踏車,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盡量減少長途旅行及出國玩的次數,找到家鄉的美及紀錄內心的感動。
這樣做,雖然少了一些方便,但卻讓自己的身體有機會去動一動。
我就很贊同學校的玩具幾乎都是天然就地取材的。
因此現在我們也都盡量讓他們動動腦動動手發揮創意,去做出玩具。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玩具也是不多,但是大家就是有辦法去找出樂子。
這樣做,也許可以激發出孩子更多的潛力,也創造更多親子的共同回憶。

雖然感覺自我限制消費的行為是不快樂的,但是卻在去體驗去實行的過程中找到不一樣的意義。
以前不去傳統市場買菜,習慣吃美食喝飲料的,現在都減少上館子的次數,晚餐煮多一點自己帶便當及帶水。
以前只看的上精品的,只買百貨公司專櫃的,現在也願意從平價產品中找出價值,甚至學習自己動手作裝飾品及美容保養品。
動動手,不管是煮飯,創作玩具,或是袋子、裝飾品...等。可以在動手的過程中,享受樂趣,甚至發現自我的潛力。
動動腳,盡量多走路,騎單車,利用大眾運輸工具,節約減碳又可以燃燒熱量,真的是好處多多。

不要把節約跟降低生活品質劃上等號。生活品質並不能奠基在物質跟高消費上。
節約是一個觀念,一個從心開始的觀念。
讓慾望減量,降低不必要的消費及浪費。
讓自己有機會為生活出點力,不管是用雙手創造,還是用雙腳步行。
當我們在這樣做的時候,對地球就多盡了一份心力,而這也是我希望交給下一代的重要觀念。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lly 的頭像
milly

天空下,我~飛翔!

mi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