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少消費的簡單生活來面對不景氣與通膨。
**來一些選擇題吧
這樣比較清楚
遠程旅遊 x
近程旅遊 看情況,偶爾為之
住家附近旅遊 o
回長輩的老家 平時控制次數,必要的時候還是得立刻回去
百貨公司 x
大賣場 一個禮拜一次,不要太常
品牌商店 盡量不要去
上網購物 控制預算即可
買米 只去米糧行買,比較便宜
買菜 o
買海鮮海產 x
買肉 減少
手機 盡量少打
家用電話 給業代的時間要短,一般人的時間不要太長,熟識的親友就沒有關係
傳真 盡量用email取代
常用專線 逐步改成同一家電信公司,網內通話比較便宜
上網 o
看電視 o
買電影DVD 控制數量,不要太常買
兒童教育例如巧虎 訂過兩年,主題已經在循環了,乾脆退訂
汽車升級 可以,但是要對油耗有幫助
電視換成液晶平面 已經列入計畫,目前沒錢更新
冷氣加裝 暫時沒有錢可以實施,先用電風扇擋一擋吧
窗簾汰換 以後再說
大人買新衣 盡量不買,除非必須
小孩買衣服 沒有合適的舊衣可以穿的時候才買
大人慶生 x
小孩慶生 o
給洗車廠洗車 兩個月洗一次,平時自己用濕抹布擦拭
給洗衣店洗棉被 x
給鐘點傭人打掃家裡 x
給泊車小弟小費 改成停比較遠的地方,再自己用走的
買書 o
學技能 o
國外旅遊 看價格決定
國內旅遊 從嚴,因為比國外旅遊貴太多
讓孩子就近就學 o
讓孩子捨近求遠去念明星學校 x
讓孩子跟鄰居或同校學生一起活動 o
讓孩子與遙遠縣市的網友一起活動 次數比較少,要特別安排才能成行
喝飲料 x
喝水 o
喝果汁 x
買水果吃 o
在社區的健身房運動 o
去比較遠的公園或綠地運動 x
在家裡自學 o
特別去參加社區大學的課程 x
微波爐 x
烤箱 x
餐盤餐碗餐具 用IKEA的很便宜
家具 用組合家具就好了
**我認為美國人調整消費雖然對依靠出口的新興國家來說不是好事(破壞了原本的循環流)
可是對美國人來說卻是好事
否則他們的經濟走不出來
長期對新興國家的傷害應該還會比現在更糟吧
李遠哲說未來的時代是節約的時代
而不是一味追求擴張需求與增加消費的時代
其實從論壇上以前的文章
就可以發現我介紹過回教食物、只吃當地新鮮的食材、素食主義、資源回收與控制家庭消費支出、節省油耗等
這些都是現在很多人已經努力在做的
整體來看,包含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都大幅回檔整理,尤其是中國政府執行宏觀微調
也是因為中國更害怕經濟泡沫化,因其所帶來的災難會比現在就做調整更加來得嚴重
(雖然有人因為最近中國股市房產大跌、產業出走越南,而怪罪宏觀調控似乎太早實施
不過中國的經濟政策畢竟是有眾多的經濟學者共同討論才做出政策性的建議)
既然美國人和歐洲人現在都在力行少消費運動
(我聽說德國人現在甚至每天騎腳踏車從德國騎到比利時的BMW廠上下班呢)
我認為我們家現在就該開始學習,看看怎麼樣才能少消費
少消費遠比多消費要困難得多,而且要摸索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還要能夠適應才行
(由奢入儉難,所以要從喜歡消費的心態去做改變才行)
其實我們家從去年就開始不上百貨公司了
要去百貨公司,一定要有很明確的目的
像是上次去天母高島屋,是為了讓孩子看水族館表演,看完了就走人,直接付停車費當參觀卷,完全不囉唆也不多做停留
像是最近去台中新光三越,是為了去找兒童玩具積木,沒有找到一樣走人,而且避免節外生枝,我是一個人去的
又例如去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是為了看有沒有新的東西,後來看到長襪皮皮,買了幾本自己要買的書,就走人了
節省消費需要很瞭解自己和家人的需求,而且要能不受到廣告的影響
從心做起,不追求物慾,把握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這個原則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寧願把剩餘的錢用來做策略資本性的用途
例如買基金(我們家沒有買)、付房貸車貸(這個很沈重)、買黃金(我們家沒錢買)、給小孩子上課(這個現在越來越貴喔,很恐怖!)..
上面是我們家正在做的
唯一完全不省的就是常去書店和買書是OK的
書是心靈糧食,多看是有益的
現在被小孩子綁住,不然也鼓勵夫妻兩個人去學畫
按照人智學的理論(華德福)
人生走到42歲以後就是另一個局面了
自己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忙到等小孩子已經成人了,才發現自己的心靈力量都沒有,只有剩下衰老的身體
這樣的老年生活將會非常空虛吧~
**我認為中國市場與東亞的地位越來越高的時候
對我們這種不可能增加薪資的行業來說
唯一能做的就是少消費
而且接下來馬上油水電都會漲,而且是一次漲足,這樣物價不可能不漲
(我昨天的外帶晚餐就被攤商漲了10塊錢,比上禮拜還貴了10塊錢,
我的工作伙伴們現在都哇哇叫..)
韓國政府強力凍漲物價,最近也被破攻了,吃的東西全部都在漲
日本什麼貨物稅都被迫取消了,物價還是繼續漲
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通膨居高不下,通膨率是現在台灣的兩到三倍以上!
我認為我們要迎接新的時代
就是外國人看漲我們亞洲,可是我們亞洲的新危機卻是越來越厲害
更何況新政府要新興土木,這跟中國舉辦奧運要大興土木一樣,不可能不衝擊國內物價與原物料
依我看,大多數的台灣人其實有感受到這個隱憂
但是多數人都還沈睡著,總覺得情況到時候不會那麼糟(自己說服自己)
其實台灣實際的購買力到時候應該會隨著油價開始往下降
光只有帳面上好看的數字,又有什麼用呢?
我認為多消費還不如趕快少消費
把錢放在可以抗通膨或者自己真正的需求上
不要再浪費任何一分錢
連7-11為了補繳ETC還要每筆40元多繳8元這種不合理的比例
都應該要抗拒
恭喜大家
從現在開始
應該真正是消費者最大的時代了!
**我們家現在為了節省消費
連往年都會去的桐花季、溫泉季都取消不去了
所以最近的觀光真的就是今年年初的草莓季
現在正在打廣告的桐花季
我們家完全沒有打算去的意思
我也打算取消國內的觀光旅遊
因為台灣現在的飯店餐廳全部都漲價,而且漲到不合理的貴(一個晚上要好幾千塊錢)
幸好新台幣升值,現在的國外旅遊已經比國內旅遊便宜太多了
國內住一個晚上,可以去國外玩六天五夜加上住大飯店
長輩其實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經濟困境
而且還可能要為未來做好準備(想想養育兩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未來的通膨是無法估計的)
我還曾經徵詢過他們以前那個通膨的時代大概是什麼樣的景況
否則我們這一代應該是完全無法想像,無法想像就不知道怎麼準備未來
因此對長輩我們現在安排的都是很實務性的
例如:去IKEA看家具、去Costco買好吃的東西、去公園或美術館逛一逛
郊外的話我們家很方便,因為我們家就住在郊外,旁邊就是別人要開車才能來玩的地方
有點預算就去吃好吃的餐廳,在台中就很多了,也不必跑去山區或觀光景點
跟長輩在一起,我覺得最好就是陪他們聊天,其實玩樂的地點根本不重要
因此那些國內旅遊全部都可以免了
還好我們家長輩都很體諒我們的困難
也瞭解經濟的東西要小心應付(他們有在騎機車,就多少瞭解之前汽油漲得多快)
所以有共識,我們就輕鬆很多
把錢花在刀口上,真的比在那邊享受奢華、住好幾千塊錢的飯店還要重要
(偏偏現在隨便三星級的飯店一個晚上都要五、六千塊錢,又沒有什麼服務和質感..)
其實我也覺得蠻慶幸我買的這輛車
雖然因此又多背了一個高額的車貸
可是再遠的地方、再惡劣的天氣,無處不去,安全可靠,開久不會累
從載我老婆長途看病、載全家人南北到處玩、藉由車子培養孩子對物品的認識與質感
到現在出去玩,為了節省飯店錢,直接開回台中也是隨時OK,兩小時即可到家
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很辛苦,因為幼兒教育要重視很多細節
而這些以前在學校又都沒有教,於是樣樣要靠自己摸索
其實幼兒需要的不是很多玩具,而是耐玩又有啟發性的東西,要能提供有深度的樂趣
不多說
希望大家都能維持住自己的幸福~
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狀況
**來一些選擇題吧
這樣比較清楚
遠程旅遊 x
近程旅遊 看情況,偶爾為之
住家附近旅遊 o
回長輩的老家 平時控制次數,必要的時候還是得立刻回去
百貨公司 x
大賣場 一個禮拜一次,不要太常
品牌商店 盡量不要去
上網購物 控制預算即可
買米 只去米糧行買,比較便宜
買菜 o
買海鮮海產 x
買肉 減少
手機 盡量少打
家用電話 給業代的時間要短,一般人的時間不要太長,熟識的親友就沒有關係
傳真 盡量用email取代
常用專線 逐步改成同一家電信公司,網內通話比較便宜
上網 o
看電視 o
買電影DVD 控制數量,不要太常買
兒童教育例如巧虎 訂過兩年,主題已經在循環了,乾脆退訂
汽車升級 可以,但是要對油耗有幫助
電視換成液晶平面 已經列入計畫,目前沒錢更新
冷氣加裝 暫時沒有錢可以實施,先用電風扇擋一擋吧
窗簾汰換 以後再說
大人買新衣 盡量不買,除非必須
小孩買衣服 沒有合適的舊衣可以穿的時候才買
大人慶生 x
小孩慶生 o
給洗車廠洗車 兩個月洗一次,平時自己用濕抹布擦拭
給洗衣店洗棉被 x
給鐘點傭人打掃家裡 x
給泊車小弟小費 改成停比較遠的地方,再自己用走的
買書 o
學技能 o
國外旅遊 看價格決定
國內旅遊 從嚴,因為比國外旅遊貴太多
讓孩子就近就學 o
讓孩子捨近求遠去念明星學校 x
讓孩子跟鄰居或同校學生一起活動 o
讓孩子與遙遠縣市的網友一起活動 次數比較少,要特別安排才能成行
喝飲料 x
喝水 o
喝果汁 x
買水果吃 o
在社區的健身房運動 o
去比較遠的公園或綠地運動 x
在家裡自學 o
特別去參加社區大學的課程 x
微波爐 x
烤箱 x
餐盤餐碗餐具 用IKEA的很便宜
家具 用組合家具就好了
**我認為美國人調整消費雖然對依靠出口的新興國家來說不是好事(破壞了原本的循環流)
可是對美國人來說卻是好事
否則他們的經濟走不出來
長期對新興國家的傷害應該還會比現在更糟吧
李遠哲說未來的時代是節約的時代
而不是一味追求擴張需求與增加消費的時代
其實從論壇上以前的文章
就可以發現我介紹過回教食物、只吃當地新鮮的食材、素食主義、資源回收與控制家庭消費支出、節省油耗等
這些都是現在很多人已經努力在做的
整體來看,包含中國在內的許多新興市場都大幅回檔整理,尤其是中國政府執行宏觀微調
也是因為中國更害怕經濟泡沫化,因其所帶來的災難會比現在就做調整更加來得嚴重
(雖然有人因為最近中國股市房產大跌、產業出走越南,而怪罪宏觀調控似乎太早實施
不過中國的經濟政策畢竟是有眾多的經濟學者共同討論才做出政策性的建議)
既然美國人和歐洲人現在都在力行少消費運動
(我聽說德國人現在甚至每天騎腳踏車從德國騎到比利時的BMW廠上下班呢)
我認為我們家現在就該開始學習,看看怎麼樣才能少消費
少消費遠比多消費要困難得多,而且要摸索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還要能夠適應才行
(由奢入儉難,所以要從喜歡消費的心態去做改變才行)
其實我們家從去年就開始不上百貨公司了
要去百貨公司,一定要有很明確的目的
像是上次去天母高島屋,是為了讓孩子看水族館表演,看完了就走人,直接付停車費當參觀卷,完全不囉唆也不多做停留
像是最近去台中新光三越,是為了去找兒童玩具積木,沒有找到一樣走人,而且避免節外生枝,我是一個人去的
又例如去誠品書店信義旗艦店,是為了看有沒有新的東西,後來看到長襪皮皮,買了幾本自己要買的書,就走人了
節省消費需要很瞭解自己和家人的需求,而且要能不受到廣告的影響
從心做起,不追求物慾,把握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這個原則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寧願把剩餘的錢用來做策略資本性的用途
例如買基金(我們家沒有買)、付房貸車貸(這個很沈重)、買黃金(我們家沒錢買)、給小孩子上課(這個現在越來越貴喔,很恐怖!)..
上面是我們家正在做的
唯一完全不省的就是常去書店和買書是OK的
書是心靈糧食,多看是有益的
現在被小孩子綁住,不然也鼓勵夫妻兩個人去學畫
按照人智學的理論(華德福)
人生走到42歲以後就是另一個局面了
自己的人生也是很重要的
不要忙到等小孩子已經成人了,才發現自己的心靈力量都沒有,只有剩下衰老的身體
這樣的老年生活將會非常空虛吧~
**我認為中國市場與東亞的地位越來越高的時候
對我們這種不可能增加薪資的行業來說
唯一能做的就是少消費
而且接下來馬上油水電都會漲,而且是一次漲足,這樣物價不可能不漲
(我昨天的外帶晚餐就被攤商漲了10塊錢,比上禮拜還貴了10塊錢,
我的工作伙伴們現在都哇哇叫..)
韓國政府強力凍漲物價,最近也被破攻了,吃的東西全部都在漲
日本什麼貨物稅都被迫取消了,物價還是繼續漲
香港與中國大陸的通膨居高不下,通膨率是現在台灣的兩到三倍以上!
我認為我們要迎接新的時代
就是外國人看漲我們亞洲,可是我們亞洲的新危機卻是越來越厲害
更何況新政府要新興土木,這跟中國舉辦奧運要大興土木一樣,不可能不衝擊國內物價與原物料
依我看,大多數的台灣人其實有感受到這個隱憂
但是多數人都還沈睡著,總覺得情況到時候不會那麼糟(自己說服自己)
其實台灣實際的購買力到時候應該會隨著油價開始往下降
光只有帳面上好看的數字,又有什麼用呢?
我認為多消費還不如趕快少消費
把錢放在可以抗通膨或者自己真正的需求上
不要再浪費任何一分錢
連7-11為了補繳ETC還要每筆40元多繳8元這種不合理的比例
都應該要抗拒
恭喜大家
從現在開始
應該真正是消費者最大的時代了!
**我們家現在為了節省消費
連往年都會去的桐花季、溫泉季都取消不去了
所以最近的觀光真的就是今年年初的草莓季
現在正在打廣告的桐花季
我們家完全沒有打算去的意思
我也打算取消國內的觀光旅遊
因為台灣現在的飯店餐廳全部都漲價,而且漲到不合理的貴(一個晚上要好幾千塊錢)
幸好新台幣升值,現在的國外旅遊已經比國內旅遊便宜太多了
國內住一個晚上,可以去國外玩六天五夜加上住大飯店
長輩其實也知道我們現在的經濟困境
而且還可能要為未來做好準備(想想養育兩個孩子要花多少錢!未來的通膨是無法估計的)
我還曾經徵詢過他們以前那個通膨的時代大概是什麼樣的景況
否則我們這一代應該是完全無法想像,無法想像就不知道怎麼準備未來
因此對長輩我們現在安排的都是很實務性的
例如:去IKEA看家具、去Costco買好吃的東西、去公園或美術館逛一逛
郊外的話我們家很方便,因為我們家就住在郊外,旁邊就是別人要開車才能來玩的地方
有點預算就去吃好吃的餐廳,在台中就很多了,也不必跑去山區或觀光景點
跟長輩在一起,我覺得最好就是陪他們聊天,其實玩樂的地點根本不重要
因此那些國內旅遊全部都可以免了
還好我們家長輩都很體諒我們的困難
也瞭解經濟的東西要小心應付(他們有在騎機車,就多少瞭解之前汽油漲得多快)
所以有共識,我們就輕鬆很多
把錢花在刀口上,真的比在那邊享受奢華、住好幾千塊錢的飯店還要重要
(偏偏現在隨便三星級的飯店一個晚上都要五、六千塊錢,又沒有什麼服務和質感..)
其實我也覺得蠻慶幸我買的這輛車
雖然因此又多背了一個高額的車貸
可是再遠的地方、再惡劣的天氣,無處不去,安全可靠,開久不會累
從載我老婆長途看病、載全家人南北到處玩、藉由車子培養孩子對物品的認識與質感
到現在出去玩,為了節省飯店錢,直接開回台中也是隨時OK,兩小時即可到家
我覺得現在的家長很辛苦,因為幼兒教育要重視很多細節
而這些以前在學校又都沒有教,於是樣樣要靠自己摸索
其實幼兒需要的不是很多玩具,而是耐玩又有啟發性的東西,要能提供有深度的樂趣
不多說
希望大家都能維持住自己的幸福~
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狀況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