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要踏出這一步,將孩子從身邊放開,我覺得父母要心理調適。
其實從去年開始我跟老公就在考慮要不要讓小夏上學?
雖然也參觀了不少學校,不管是蒙特力梭的,藝術的,角落學習的,人本的,還是重視功課的..。
最後我們考慮的因素剩下:離家近,有空間讓孩子發洩體力的,老師要有耐心及愛心,師生比又不能太高的。
本來想讓小夏念東大幼稚園。因為離家近,校園又大。
可是我很在乎師生比,因為我覺得一個老師負擔太多學生,無法兼顧教學及觀察品質。
所以我又遲遲不願意將小夏送去上學,直到我們得知在中港路的另一側,東海大學的對面也有一家剛成立的華德福幼稚園。
因此上個禮拜我就約了參觀時間,全家一起拜訪這個新成立的學校。
參觀完之後,覺得同樣是華德福系統,可是好像又有些許不同,心中有很多疑問。
老師邀請我們在禮拜五晚上,來參加招生說明會,順便發問問題。
為了一解心中的疑惑,順便再讓兩個小朋友來瞭解環境。
我們全家出席了這場招生說明會。
說明會是由幼稚園的執行長BELLE來主持,除了介紹善美真的教育課程及內容外,也講了很多跟成長有關的東西。
小朋友都集中在教室,由老師帶領一起玩遊戲。家長則走進教室,一起圍著小桌子欣賞投影片。
這是我們第一次走進華德福的教室。
教室用很多手染的布布置窗戶及桌面,旁邊的櫃子裡有很多小朋友的東西。
這些東西幾乎都是自然取材的木頭,竹編籃子,繩子...。
執行長告訴我們,桌上的花是孩子自己布置的。當然櫃子的東西也是孩子擺設整齊的。
執行長跟分享很多教學的照片,華德福著重慶典,四季都有不同的主題,讓孩子去體驗文化及季節的變化。
其實我對華德福教育很有興趣,他們強調培養身心靈的教育。
我在老師給的資料上看見這句話:『華德福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要培養一個心靈自由的人,能夠堅定地去走自己認為對的道路。』
我想我們很幸運可以在台中接觸到這麼多種不同的教育理念,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就因為培養一個心靈自由的人這句話,讓我決定再次深入瞭解華德福。
當天執行長分享了很多精彩的內容,也回答了幾位家長的問題。
我覺得內容很棒!不只可以學習孩子的成長,也給自己再次探索自我的學習機會。
我將當天的內容簡單整理如下:
從孩子誕生,我們簡單地可以分成外在的身體及內在的成長來看待。
外在的身體是父母所給予的物質體,需要營養及學習肢體的協調,是會隨著時間而漸漸衰敗的。
而內在的成長力量,主要是由意志,情感及思想所構成。
而0-7歲是腦神經系統生長的時間,也是重要力的培養期。
因此如果可以幫助神經元連結的大量發展,就可以處進腦細胞的發展。
但要怎麼作呢?0-7歲也剛好是培養意志力的時期。而意志力得從行動及四肢去發展。
也就是透過工作跟遊戲來滋養孩子的意志力。
如果再仔細細分0-7歲的發展,0-3歲發展意志中的意志(善,培養虔敬)。3-5歲發展意志中的情感(美,感受愛),5-7歲發展意志中的思想(真,建立責任)。
華德福課程中有一堂『自由遊戲』,就是讓孩子自由決定要玩得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建立內在的自信,愛,自在跟安全感。也透過遊戲喚醒自我,知道自己想作什麼?自己可以作什麼?而達到『我』自我的實現。
在他們的教育系統中,很強調『我』。在人生成長的階段中有很多不同時期的『我』。
執行長畫了一個簡單的圖來解釋。(這張我畫的..不是很清楚)
0-7歲是培養重要能力。0-21歲是在預備孩子的生命。
21-42歲是經歷生命的時期。這時候開始有新的自我形成,有新的理想,知道自己想要的,可以更深入地看見事件的背後意義。
42-63歲則是生命的回應及傳承。
華德福的故事課程也很特別。他們沒有圖像及課本,只有老師用口述的方式來講故事。一個故事會重複講三個禮拜。
故事的內容都會挑有喜有悲,有出去有回來的平衡故事。
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講故事方式來滋養及刺激孩子的生命覺。
讓孩子的生命跟故事去串連,自己來創造故事的圖像,由封閉的自我走向世界,逐漸喚醒『我』。
人有十二個知覺,又在細分三類。
低階知覺:包含觸覺,生命覺,自我覺,平衡。
中階知覺:包含嗅覺,味覺,視覺,溫覺。
高階知覺:包含自我,概念,說話,聽覺。
執行長發現目前的孩子普遍喪失生命覺。
可能因為父母太過保護,或是太重視腦部的發展,而失去生命覺。
生命覺簡單的說就是自我保護的知覺,包括知道痛,警覺危險發生,感覺到肚子餓。
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都不喜歡吃東西。其實有很大的原因是孩子根本不知道餓,父母塞太多東西。
適當的飢餓感,可以讓他有想要的感覺。
思想是可以被創造的,是形成概念,不是認知,不是記憶,更不是背誦而來。
要有意志力及情感才能有自由的思想。
華德福教育培養自由的思想,是透過想像力,活潑生動的圖像來學習。
因此他們半年內會有兩次的家長會,由老師報告觀察孩子的狀況,在意志,情感及思想的表現。
............
其實華德福教育還有很多值得瞭解的地方。
他除了教育孩子,觀察孩子的身心靈發展之外,還會給家長上課。
因此上過這堂課之後我們決定讓小夏來上課。畢竟環境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而生命需要整體的發展。
我們覺得當父母也得學習,越早讓小夏接觸均衡的發展教育,對他比較好。
我們希望小夏也可以成為一個心靈自由的孩子。
相關資訊:
http://waldorf-gbt.org.tw/seasons.html
http://www.taotc.org/news/2006072003.htm
http://www.cesroc.org.tw/newland/hl07-19.htm
- Apr 27 Sun 2008 16:42
『小夏上學』是該放手了!決定華德福教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