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買這本書,是因為書的封面及封底的文字。
結果網路購買之後,有一點後悔。
因為他跟我想的內容有差距。
我以為他是專業的醫生寫的,結果根本不見作者介紹。
雖然整理了100問,但是跟乳癌有關的資訊似乎又有點不足。
好吧!既然錢花了,就把其中一些不錯的資訊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
封面文字:
不良生活習慣和環境污染是導致乳癌發病的重要關鍵。全球女性罹患最致命的癌症是乳癌。全球每年有120萬婦女患乳腺癌,50萬婦女死於乳腺癌。預計2010年全球乳腺癌年新發病例數將達到140萬人左右。近幾年,亞洲、非洲、東歐和拉丁美洲的乳腺癌病例逐步攀升。到2020年,全世界70%的乳腺癌患者來自發展中國家。
封底文字:
根據BBC中文網指出,最新研究顯示,對那些在城鎮市中心生活和工作的婦女來說,交通污染可能使她們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 而且也有研究發現,常吃燒烤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要比不愛吃烤肉的女性高出2倍。魚蛋白、維他命D、β胡蘿蔔素、維他命C、纖維素、單醣與多醣、鉀、鈣、鎂等有保護乳腺、預防乳腺癌的作用。為了預防乳腺癌的發生,營養學家告誡人們在限制高脂飲食的同時,應多食用一些有益於乳腺保障的食品。
乳線癌國內分幾期?各期有什麼特點?
Ⅰ期,腫瘤限於乳腺組織內,直徑小於或等於2公分腋窩淋巴結無轉移。
Ⅱ期,腫瘤限於乳腺組織內,直徑為2-5公分,能推動同側腋窩有孤立淋巴結轉移。
Ⅲ期,腫塊直徑大於5公分或累及胸肌,或穿破皮膚,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融合。
Ⅳ期,腫瘤與胸壁固定,或皮膚有衛星結節,或遠處淋巴結轉移,或有血行轉移。
除以上四期外,尚有亞臨床期或臨床前期乳癌。這期乳癌的特點是腫塊尚不能觸及,臨床無症狀,病變是由X光檢查或同位素檢查發現。
所謂早期乳癌包括臨床前期乳癌和Ⅰ期乳癌及Ⅱ期乳癌。
國際抗癌聯合會的T。N。M分期法是怎麼回事?對乳腺癌如何分期?
『T』表是腫瘤的大小。
T1:腫瘤直徑小於2公分,皮膚未見異常。
T2:腫瘤直徑為2-5公分,可與皮膚黏連,與肌肉無黏連。
T3:腫瘤直徑為5-10公分,或與皮膚完全固定,或有橘皮樣改變,或與肌肉黏連,但與胸壁不固定。
T4:腫瘤直徑大於10公分,皮膚受侵犯和橘皮樣改變大於腫瘤範圍,或與胸璧完全固定。
『N』表是淋巴結轉移情況。
N0:腋窩無淋巴結轉移。
N1:同側腋窩有孤立的腫大淋巴結。
N2:同側腋窩有融合的腫大淋巴結。
N3:遠處淋巴結有轉移。
『M』表是遠處轉移情況。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乳腺癌的國內分期法與國際分期有什麼關聯?
國內分期與國際分期基本一致。
國內的Ⅰ期相當於國際的T1、N0、M0。
國內的Ⅱ期相當於國際的T1 - T2、N1、M0。
國內的Ⅲ期相當於國際的T1 - T2、N2、M0或為T3、N1 - N2、M0。
國內的Ⅳ期相當於國際的包括M1在內的任何T、N組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