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第一堂課。
第一堂課必須要攜帶體檢好的兩張表格,三張一吋照片及身份證正本來報到。
當然也必須要繳清上課的費用。
因為我的記憶力很差,所以根本忘記我的身份證在車商那邊領牌。
結果要體檢了才發現身份證不見,急的跑去駕訓班要身份證。
幸好後來找到了!在此順便提醒體檢要帶身分證及兩張一吋照片。

第一堂課還不會上車。就是在教室看錄影帶。
錄影帶是駕訓班自己拍攝的,內容就是簡單的汽車認識及保養。
錄影帶播放大概一個多小時,對我這新手來說,真的是戰戰兢兢的。
因為我完全不懂機械及汽車的構造,所以我還特別做了筆記。
尤其是保養的部分,我覺得是一定會遇到的問題,所以整理一下重點。
**第一堂課:汽車保養重點節錄。**
汽車保養,新車通常是一千公里就要保養,之後每五千公里保養一次為佳。
保養的重點有五油三水,最好開車者能夠瞭解,這樣才能掌握車子的狀況。
五油就是機油,機油濾清器,煞車油,變速箱油(自排車)及動力方向機油。
機油最好要定期更換,以避免雜質傷到引擎。
怎樣判斷機油該換了呢?可以由高度,顏色,味道及觸摸來判斷。
可以拿機油的探測針來觀察,建議使用前先用衛生紙擦乾淨,因為上面有刻度。
平時機油的正常高度應該在H跟L之間(或是兩個孔中間)。
機油的顏色應該是黑色的,如果呈乳白色就是不正常,表示可能有水跑進去。
機油應該是沒有味道的,如果有汽油味或是臭膠味都是不正常。
機油觸摸起來如果黏黏的就表示該換了,繼續用下去可能會傷害引擎。
機油濾清器一萬公里就須更換,或是每換兩次機油就更換一次。
三水就是冷卻水,電瓶水及雨刷水。
冷卻水主要的作用是冷卻引擎,添加蒸餾水或是乾淨的水即可。
建議可添加水箱精以減少水箱雜質及水垢的產生。
電瓶有須加水及不用加水兩種。通常不用加水的電瓶壽命只有一年。
須加水的電瓶,要注意電瓶水的高度是不是在MAX跟MIN之間。
因為電瓶內有硫化物的緣故,所以要小心。
不要讓電瓶接近火花以免爆炸,也不要觸摸。
如果發現蓋子上有硫化物跑出來,要記得先用熱水沖洗乾淨再打開。
電瓶的水則用蒸餾水或是乾淨的水即可。
雨刷水則建議添加玻璃穩潔,以增加雨刷的清潔力。稀釋比例大概是一(穩潔)比二十(水)。
另外我看見他牆面也有貼一個保養重點:就是空氣濾清器。
雖然四萬公里更換即可,但現在空氣污染嚴重,建議每兩萬公里更換一次。


看完錄影帶之後,我才看見跟我一起上課的教練。
他帶我到機械室,重新在介紹一次汽車的結構及保養重點。
機械室真的可以說是汽車的分屍展示室。
裡面擺放三台很古老,已經遭支解的汽車。
每台車都體無完膚,僅剩空蕩蕩的引擎室及駕駛座。
我突然有種上解剖課的感覺,也許我也該對這幾台汽車給予高度的尊敬。
被人類利用到不能動了,還得屍骨分離地在這展示。
真的是謝謝他們的犧牲,讓更多駕駛人學到許多汽車的知識。

因為我學得是自排車,所以沒有離合器及換檔的問題。
但還是得認識這幾個檔的作用。
我的這個教練人還不錯!因為每講到一個部分我就會提問題。
他都很詳細的回答我,沒有不耐或是口氣不佳。
也在講解過程中,讓我學到很多東西。
我得去問問看我的汽車業務,像是我的電瓶是哪一種?
儀表板上的水箱溫度正常值的範圍在哪?
好啦..這是第一堂課。下一堂課就要開始上路了。
- Nov 19 Mon 2007 14:44
[學開車]第一堂課:認識汽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